嗨,大家好,我是萌萌羊
前两天,我因为吃坏东西,凌晨2点多还一直在跑厕所,走在宿舍走廊的时候就隐隐约约听到洗手间有人在抽泣,起初她可能是怕被人听到,所以一直强忍着尽量不发出大的声音。
当时真的被吓出一身鸡皮疙瘩,我慢慢地走近,之后的一分钟左右,她由无声而泣渐渐转换成了泣不成声...
我小心翼翼的,生怕打扰到她,静静的在她看不见的角落感受着她的感受,我能感受到她喉咙发出的过度悲伤的哽噎感,还纠结犹豫要不要给她递上纸巾,
但反过来思考,可能这个时候,她更需要的是一个无人打扰的环境,任凭眼泪滴答滴答地落下...
虽然不知道流泪的原因,但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面对生活的百般刁难,一时忍不住只想大哭一场...
哭,一种表达情感和宣泄压抑情绪的方式,只不过每个人流露的方式和场合不同。
在崩溃边缘,
有的人选择努力转动眼球,尽量让眼泪在眼眶四周打转也不允许它掉下来~
有的人会选择深夜一个人蜷缩在被窝里,当往事飘过的时候,任凭眼泪浸湿枕头~
有的人则会选择独自躲在角落里,偷偷擦干眼泪...
有的时候,情绪崩溃只是一瞬间的事,它们总会一点征兆都没有,突然出现,连同你所有的委屈和愤怒。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段视频火了,
深夜,在南京地铁站,一名年轻的西装男子醉倒在地铁站内,身边到处都是呕吐物,值班民警一直守在身旁。
男子虽然醉酒,但依旧很礼貌的对警察说,自己已通知家人,妻子马上会来接他,并不断的向警察道歉:“对不起,这么晚打扰到你们了”。
几分钟后,他的妻子便匆匆赶来。
这个喝多了的男人,不顾众人的在场,抱住妻子失声哭泣:“宝宝,对不起!我感觉,我没有用……”妻子则在一旁柔声安慰道没事的,没事的!
在后面的聊天中得知,这个醉酒男子是外地人,和妻子在南京打拼。跑业务的他,为了能成功签单,只能陪客户喝酒,喝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能不能签成合同,心里挺委屈的,所以才有了地铁站的这一幕。
类似的事件还有,一段「小伙骑车逆行被拦后爆发」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还连续三天上了知乎热搜。
在浙江杭州文一路文菁路口附近,一小伙骑单车逆行,被交警拦下后,小伙接了一个电话。
没想到打完电话,小伙子当即摔了手机,彻底崩溃了。没过一会,他情绪完全失控了,跑到几十米外的桥头痛哭,嘶吼,流泪…
在交警的安慰开导下,小伙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最后还很礼貌地对交警说:“我只是太累了,我想发泄一下,你们去工作吧。”
事后得知,小伙子称自己压力太大,每天加班到12点。正巧自己的女朋友忘带钥匙催他送过去,另一边公司催着赶快回去工作...
两件事情无意间戳中了多少在外打拼人脆弱的心,不少网友也是鼻子一酸,感慨成年人的生活,太不容易了。
之所以引起共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相似的崩溃经历。
情绪崩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知乎上有人很形象地描述到:
“明明好好的 突如其来的就崩溃了 眼泪止不住的流 难过的情绪把整个人淹没 你明知道这样的情绪不对 可是你没办法让自己逃出来 好像有一只手拽着你 你被撕扯着 难受着 痛苦着。”
美国心理学家盖伊 温奇博士在《情绪急救》一书中,定义了心理伤害的“七宗罪”:
拒绝:日常生活的摩擦伤害
孤独:人际关系的“肌无力”
丧失与精神创伤:心理的伤口
内疚:情感体系的毒药
反刍:重新揭开结痂的伤疤
失败:情绪“感冒”如何发展为心理“肺炎”
自卑:削弱你的情感免疫系统
这些情绪如同毒药,蚕食健康快乐的自己。
人是自组织的有机体,具有适应功能。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类型的差异,当一些强烈刺激发生时,有些人可能就会情绪崩溃。它们多数来源于生活中琐碎的事件,或者是消极的人际互动。比如生活、工作或学习中的压力,领导的斥责,亲人的不理解,同伴竞争慢性焦虑等。另外一些非常强烈的瞬间刺激,比如患了重病,地震等自然灾害,亲人的离世等...
成年人的世界,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你必须要冷静、淡定、克制,不能有情绪,这样才显得自己状态好,情商高,一个微笑背后,是咽下无数找不到出口的情绪。
然而,情绪崩溃大多来源于平常压抑了太多的情绪没有释放,当有事件触及到临界点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导致崩溃。
积压的负面情绪一旦没有宣泄的出口,就会堆积在体内,久而久之造成身体上的疾病,也可能患上心理顽症,比如焦虑和冲突是各种神经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等)的动力。
现代医学越来越多的证明,人的各种疾病和负面情绪密切相关。在《致命的情绪》一书中,引证了许多近年来关于情绪和疾病关系的研究:
“比如经常愤怒和充满敌意的人,容易患有高血压和冠状动脉血管疾病;怨恨、悲痛,不能宽恕和原谅他人,自我憎恨,容易导致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焦虑,容易引起应激性肠道综合征;惊恐发作,导致二尖瓣脱垂;压抑的愤怒容易引起紧张,偏头痛,慢性腰背部疼痛等。”
所以管理情绪就是管理健康,但管理情绪并不是去除或压抑情绪,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不是完美的,谁都可能与负面情绪不期而遇,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相反,每一种情绪本质上又都是守护我们的天使。比如,黑夜独自一人出行,恐惧会提醒我们保持警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因对某件事的过度担忧而感到焦虑,这时大脑神经知觉到后会发出信号:“该让身体休息一下了,或者是,澄清式的反省一下自我认知有没有出现问题”。换个角度思考,引起情绪波动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是促进自身成长和成就自己的机会。
关键在于,我们要有能识别情绪信号的能力,做情绪上的智者,不逃避不对抗,拥抱它和悦纳它。
情绪没有好坏,只有失控的时候才不好,情绪消沉是人生常态。
就像天有不测风云,易变性是情绪的特征之一,有的人可能一天就会有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所有的伤害都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不管经历什么,在世界各处,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和我们经历着同样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会情绪消沉呢?
从事件本身来看,
因为现实与我们的期待不相符,当自己的人生轨道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时,我们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在这种情形下,有的人会感到压力,有的人会感到受伤,自己在身体、情绪、思想、行为上都会产生相应变化。
极端的情况下,可能还会产生心理危机。所谓心理危机,就是产生自杀和他杀的想法甚至付诸行动。人在极度痛苦的情况下,往往就会陷入意识狭窄,想法偏激之下,就会想用最快的方法解脱痛苦,比如快速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再比如“激情杀人”等。而处在痛苦中的人,只要能被理解,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就不会采取极端手段。
从主观体验来看,
表面上是负面事件本身带来痛苦的情绪体验,自身的主观感受随之产生;再深一层是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事情背后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一种挫败感;而最深层的原因是我们畏惧事情失败后会没有勇气再去面对和战胜,是一种无法控制局面而产生的无助感。
举个例子,为什么曾经深爱的情侣分手后,会感到痛不欲生,一时根本无法走出来呢?
我们试想,恋爱结婚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一段感情因为种种原因宣告终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意味着另一段的开始。可是,失恋的人往往会因为无法适应他/她的突然“消失”,产生情感堆积而久久不能释怀,而最深层次的,是害怕将来的自己已经失去了处理类似情感事件的能力。
Christopher K. Germer 博士指出:
“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两支箭的攻击。一支箭是外界射向我们的,它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本身;第二支箭是我们自己射向自己的,它就是因困难和挫折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第一支箭是外伤,第二支箭是心伤。我们越是挣扎对抗,越是深陷其中。”
那么,生活中,我们不得不去反思一下:
我们对一些负面事件产生的主观感受中,有多少是外界带给我们的?而又有多少是自身强加给自己的呢?
可能,我们太缺乏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无知是绝大多数人痛苦情绪的来源。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下一篇简文励志用心理学的知识聊聊如何更好地调控和管理情绪,感谢期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