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6研讨案例(案例由河南省杏坛网研社提供)
今年我带一年级,开学第一天,婷婷这个女孩儿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在位置上面无表情地端坐着。安排座位时,我按照高低个头,让婷婷和活泼可爱的程程做同桌。开始上课了,我先给大家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让同桌两个小朋友相互介绍。其他同桌都在相互介绍,可我却看到婷婷小嘴一撅,眼睛乜斜了一眼程程,立马就趴在桌子上了。程程几次想尝试跟他互动,可每次看到的都是婷婷的后脑勺。那一刻,程程好尴尬!
这之后,每次课堂上只要是需要同桌进行互动的,婷婷都是这样的表现。上周五,我把婷婷叫到了办公室,问她原因,她咬着嘴唇就是不说话。然后我让她做选择题:“你是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学习,还是不想和男生一起学习,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婷婷回答:“我不想和男生一起学习。”
听了婷婷的回答,我也想过:给她换个女同桌?但又想,换个女同桌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下次跟男生同桌,她可能还会这样的。下课我也观察了两次,婷婷也都是跟女生玩。
老师们,面对婷婷不跟男生交往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付老师说:面对婷婷的情况,遵循几个原则:
1、这不是问题,也不是毛病,只是一种现象
2、此类现象不必过于刻意关注,冷处理即可,前期观察为主;
3、作为日常班主任,面对此类孩子,是不可能花费大量精力去关注分析,以一抵百才是正常现象,个体与集体相结合,从个例追踪至集体才是正解。
所以,付老师预设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冷处理这件事,把这件事暂放不管,安排婷婷做男老师的课代表,增加孩子和异性接触的机会,如果没有男科任老师,就请婷婷担任我的课代表之一,主要负责收取交作业慢的孩子,在婷婷的工作过程中,她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交作业这件事情上,而不再关注是否是男生了;
第二步,基于一年级孩子比较小,可以开展一节班会课“找不同”,班会课上,分男女两个小队,男生思考:女生和我有什么不同?女生思考:男生和我有什么不同?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着装、习惯等方面思考,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的多;第二个环节“找优点”刚才的不同里,有哪些是你觉得特别好的地方?分享一下,师总结引导,做一个初始的性教育启蒙,同时引导孩子把男女不同的关注点落在性格爱好上,各有不同,但都有彼此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第三步,婷婷之所以这样一定是和家庭是关系的,和孩子的家长接触了解根源,并告知家长自己的前两步做法,可能的话,增加爸爸或异性陪伴孩子的机会。
第四步,在班级开展“神奇老爸”课程,引导老爸们走进课堂,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特长优势,和孩子们一起互动学习,同时弥补小学阶段男老师少、家庭爸爸育儿参与度少的现状,相信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体验和感受。
这四步过程中,并没有把婷婷的情况单列出来进行定性和修正,只是给予了孩子更多的比较自然的关注,于无形中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然如果婷婷的情况在前两步就已经化解了,后两步就仅仅只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