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念头,是有感于最近一直在读的积极心理学《教出乐观的孩子》,文中很具体的谈到如何教孩子乐观,可以说,有方法,有心里触动,似乎改变孩子,只在于瞬息之间。但是我知道不是,我发现,习得性无助这个观念,早已牢牢的套在我的心里。我是无助的,怎么可能给孩子乐观,于是,我看到自己一次次的奋力,一次次挫败的放弃。所以说,家长没有的,是没办法给到孩子的。如果自己不改变,方法,只是术而已。
昨天下班路上,跟好朋友谈到自己刚上班时,说,那个时候的我,现在自己想起来也不喜欢。她说,也没别的,就是看起来娇气一点。我却在脑子里回忆起来自己孤傲,却处处碰壁的种种情形。由是又想到现在不断学习的共情,那时候当然也渴望着理解,但更多的是自己的一意孤行,那样的自己,要想被改变何其难也?好在,我慢慢的不再见人羞怯,慢慢的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慢慢的会坚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最重要的是,慢慢的看到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看到别人。这似乎是慢慢的,却又像是突然打开的一扇天窗。这要感谢心理学,感谢张老师当时的陪伴,让我看到,并且有勇气面对。我的状况不再那么被动,好像我的努力也就停滞了,因为,我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开始一门心思又钻到我自己的世界了。但我明白,此刻的我,并非彼时的我。即便如此,我还是意识到,真正的我,太多的不敢张扬,很多事情,我是认为不可为,不能去尝试的。这种感觉是让我很压抑的,我能做到的,也就是如果特别不舒服了,就去觉察,然后在小氛围内尽自己的可能去努力。是的,我太习惯于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绝对不敢去突破,我是不会去争取的人。
为自己争取什么,尤其争取业绩,这是销售人员做的事。我是对销售敬而远之的,自己不敢去尝试,对于人家可能的说服,也是抵触至极,这几乎就是我的习惯模式。但是生活里怎么可能不接触销售,我能做的,也就是尽量简化,减少选择,关注耳朵。这其实真的就是一种避世的态度。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宁静淡泊心态,是建立在想象中的。所以,微社里好几个人开始做微商,燕颜开始做保险,我不会为之所动去尝试,却还是有地方被触动了。我知道自己有多抵触,但也知道那个抵触是我自己的。
跟77聊,她说,生活里,她是不惧怕争取但是感情上就不行了。我说,我从来不争取的,我过不了自尊那一关。在77那里,争取其实分为人和处事两类了,可能为人她又细分为朋友和爱人,且不去管她。但是对于我而言,这两样,我都畏惧的很。处事,我拿原则给自己借口,为人,我拿你情我愿给自己借口。表面上,很好的遵守了界限,但自己的内心知道不是,这只要从我偶尔叛逆的兴奋就可以得知。正儿八经的争取有过吗?总有的,很多事,我实在想要,或者迫于形势必须去争取,我也会硬着头皮去,但那跟坦然的去争取就完全两回事了。我会看到自己的拖延,怯懦,还未出发就认定的失败。
什么是争取?歇斯底里的哭闹算吗?软磨硬泡算吗?坚持不懈算吗?我在树丰老师的群里也聊起这个话题,好几个朋友说,自己好了,自然想要的就来了,何必争取?这就有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味了。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很多时候,可能你有了争取的坚定信念,方法倒在其次了。网络上,发发朋友圈,弄个公众号,甚至在群里多多表达一下。现实里,方式更是多多,还记得数年前流行的厚黑学,其实方法追根到底还是术。重要的是,你心里接受了,笃定了自己的争取吗?
昨天树丰老师在群里发了https://qy.do1.com.cn/open/open/product/product_detail.jsp?id=bd1e774211874a6ab273514acea07f75&corp_id=&agentCode=productinfo,文章很长,可是刚刚看了个人品牌部分,就被触动了。个人品牌,有的人看到的是诚信,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我看到的确实推销自己。我在群里半含半露说了一会儿,自己的思路就很清晰了,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了。
也许对于有些人,推销是很自然的事,对于我却是如噎在喉,难受只有自己知道,真的不是洒脱,而是不敢。行之当行,那是自己坦然自信,止于当止,那是自己真的云淡风轻,才是真的舒服。而不是勉强给自己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