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歌单列表,按下随机播放,带上耳机,我真的可以一直听到入睡。
我很喜欢分享音乐。
不过,我在这里并没有想要介绍音乐的风格和种类。
我的朋友圈差不多三分之二都是从网易云分享过来的音乐。其实我也很想知道分享音乐的意义在哪里,每个人喜欢的风格各异,你又怎么知道会不会有人在网络的另一头听你分享出来的歌? 所以分享的意义在于哪里? 是为了获得别人认同感吗,是为了找到相似的自己吗,还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人和你有同样的心情……
答案可以是任何理由,每个人都可以自圆其说,可以凭自己的思想去揣摩任何靠谱的可能性。
我一直都相信,孤独的人更喜欢与音乐为伴。
有一段时间,我很讨厌听到这个词。它就像是网络里的网红,时常出现在大多数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里,甚至成为了矫情狗的象征,让人恶心于提起这个词。
但我今天还是想提起这个词,很大原因是它能够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孤独不是一个贬义词。一个人孤独不是因为内心空虚寂寞而无处可逃,也不是由于缺乏知己而独自无奈感叹。孤独属于有思想的人。
这个世界很复杂,人与人之间都隐藏着无形的关系网络。同类者总会相互吸引,而被视为异类的人就会被排除在这个关系网络之外。这类人往往不愿意将就着去选择自己所处的人际圈,对自己以及他人要求甚高,这就是造成一种孤独的状态的缘由。
我想暂且把自己归为这类人。
很久以前,也可以说是一直以来,我都很怕自己在学校里没有朋友。我那时是个怎样的人?一来是为了保护自己,其次是为了合群,我选择了当一个非常友善的人:没脾气,不与别人争吵,默默忍受了“别人”的为人处世方式。在这里的“忍受”一词,不是为了强调我受了多大的伤害,而是说明我所受到其影响之深。
为了合群,我总是站在别人的观点之下,我开始丢失自己的想法,更确切的说是隐藏了自己的想法,从而变成一个透明人。这是我的目的所在——变得不显眼,最后我也成为了预期的那样。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The Double(译名:双重人格)。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卷西演的也好,故事的结局也非常令人意想不到。故事主体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原来也是个关于双重人格的故事。片子前半部分冗长无起伏,整部片子营造出一种压抑的逼迫感,但后半篇章的故事越发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而影片结局成为了点睛之笔。故事讲的是在一个麻木和机械化的社会,主人公——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年轻人被存在感碾压,一直隐忍,直至最后爆发的故事。
就像影片的故事那样,它证明了一个道理:当你越把存在感看得重要,它越是变得缥缈。
我觉得以前的我就是这样子的人。我努力去获得认同,避免成为异类,维持这种虚无的状态。
我常常对此感到疲惫并且不断质疑这样做的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内心抗争后,我决定在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大学四年里做出改变。
我好几次与不同的人谈过这些问题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困扰。有次与朋友聊天,她们察觉到了我的不一样,和以前相比。在她们眼里,我是真实的正视自己的那个我,不再是因为不认同别人反而默默接受一切的那个我。我选择了尊重自己的内心。现在的我总是喜欢与人因为不同意见争论到底,我可以接受不合群而不去选择迎合,这是我性格的一部分。无论它是好的坏的,我都可以欣然的接受不会因此也不应该因此感到羞愧,毕竟我开始变回我原本的那个样子。
现在的我依然很渺小而且孤独。
我能够把这些写下来是因为我已经把它们视为了过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当你看开了一些事情,问题也不再困扰。
我开始想到这些的时候,恰好耳机里播放的是《7 years》。我一直很喜欢寻找很多事情的意义所在,我喜欢一切有答案的事物,所以我把它们写了下来。
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