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前面我们都说,“仁”是一门“莫向外求”的学问,就像如果善良有了模板,那么就没有“伪善”一词了,“仁”当然也是如此了。为什么前面孔子讲,“我欲仁,斯仁至矣”,这里只能是“我”,而不能是“你、他”。就像这句讲的一样,“克、伐、怨不行”这些浮于表面上的事情不作,是知道“难”,而不能知道“仁”。因为,“仁”是发自内心的,是由内而外的。很多恶都披着善的皮的事情在今天也屡见不鲜了,反过来说,也有很多不为人知受人摒弃的真实的善良存在。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真的没有去评判他人的权利,也没有很多一定要在乎外人评判的必要。“仁”不是他人给的,而是自己做的!
2.
这句话就像是在说,真正有知识的有文化的人,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出口成章,侃侃而谈,但是反过来说,那些能够出口成章,侃侃而谈的人也不一定是真正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一样,就像我这种看似说了很多,其实只有很少是自己得来的知识的这种卑劣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其实,我们往往都陷入这样的误区,就是常常把成长与成熟的关系看得理所应当。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那种,长势很好的庄稼碰到洪涝,一年的努力无疾而终的情况存在。其实单从表象看,不问风雨种下种子的行为你就可以类比成“仁”,但是所有的种下种子的人都是为了“求仁”嘛?很多也是求“果”去的。看似相同的行为,“仁”的种子,在种植的时候就已经收获了果,而后者的果实则是必须展现在植物成熟后。这中间的关系也恰恰就像下面的那句话说的那样。“仁”是当下呈现,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安心所在,而不是目光短浅者们的斤斤计较。因为后者常常会结了果子开心,不结果子怨天尤人,而“仁”是当下收获,已经做到想做的事情的人,也当然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爱,真的能够作为令人狭隘的某一片段的持续占有存在嘛?反正我觉得爱应当是勇于为他人承担责任的行为。爱,是使人走出自己狭隘的天地去勇于走进自己爱的对象的世界而不断担负的行为,是过程,不是结果。不论是友爱,还是父爱,母爱,或者说是情爱,更远来说仁爱。爱一定是有固定方向的,不是为了去伤害他人而出发的。反过来说,那些打着爱的旗号带来的伤害,是变质了的畸形了的爱的产物。当然,爱也不是委屈求全。有了回应的,双向爱,一定是要建立互相成全互相的基础上的。而真实的爱的关系中的,偏执,偏激的行为,也往往不是爱本身带来的行为,不过是把人性本身的卑劣之处放大了而已。所以什么是真正的爱呢,应当是努力的克制自己的缺点,共同为彼此释放善意而努力,为了达成共识的默契而不断奔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