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永远做不到“不要想起“些什么。
开始之前,
我希望大家千万
不要在脑海里想象
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不要去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不要去想,
我说了三遍让你不要去想,
可你还是去想了对吧?
你想也不是,
不想也不是,
粉色大象一直在你脑袋里。
越是禁止的东西,
人们越想得到;
越是推广的东西,
人们越认为无所谓。
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
造成的事与愿违的现象,
就叫做“禁果效应”。
1
2
完美三连环:需求—创造空白—唯一满足。
2013年6月21日,
在各大社交媒体流传开这样一段话:“
百度云网盘的支付系统
疑似出现了重大 bug,
所有付费套餐的价格
变成了原来的1/1000,
1毛钱就可以买一年会员,
100GB最高等级套餐
也只要 5 毛钱,
快去抢福利啊!!”
作为国内“三巨头”之一,
像价格异常这类小bug,
技术员将问题页面重定向到维护页面
这种事情几分钟就可以OK,
百度偏偏用了几十个小时。
“禁果效应”成功的三连环:
需求:
互联网用户对
文件云储存的巨大需求。
创造空白:
百度网盘能有效满足对象需求,
价格却相对较高。
唯一满足:
用bug 来营销,
几毛钱就可以买到很大的
云储存空间。
需求—创造空白—唯一满足。
这样一个完美的三连环,
成功发挥出禁果效应,
五天后的26日,
百度对外宣布百度云
用户量突破 7 千万,
每天以20 万用户的速度增长。
3
消费者为什么要购买你的产品?
现实生活中
很多运用“禁果效应”
的失败案例
没有实力的品牌
限购服装、
某普通餐厅
限购馒头(真为老板尴尬)
市区小卖部老板
卖东西爱理不理……
他们禁果效应
失败点主要在
“创造空白”环节
或“唯一满足”环节。
这可能表现在:
产品让消费者得不到,
但消费者其实并不是非常需求;
或者,消费者得不到产品,
同时也非常需求,
但,并不是只有
你家的产品才可以满足他(不唯一)。
结
营销过程中,
一套降龙十八掌,
只给客户露五掌,
客户就会对剩下的
十三掌产生一种神秘感;
前五掌客户受益的话,
他就会愿意掏钱
购买剩下的十三掌。
换句话说,
如果你把十八掌一下子全打给客户看了,
这时候,客户并不一定会向你购买,
因为他已经知道了。
“好奇心理”与“逆反心理”
构成的“禁果效应”
永远是人们思想不成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