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不管在什么游戏中,只要你玩得菜、水平一般,都会受到这样的质疑:“玩得这么菜,你是小学生么?”、“真倒霉,又被小学生队友坑了”,诸如此类。
为什么玩游戏玩得菜往往会被骂“小学生”?为什么不骂“初中生”或是“幼稚园儿童”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学生”受如此多得口诛笔伐,背负游戏界的千古骂名呢?
一、小学生玩家的众多
不同于幼儿园孩子们,小学生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行为能力,有其“进军“游戏界的基础。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通过”红白机“接触到了魂斗罗、超级马里奥、三目童子等热门游戏。我们几个小伙伴,往往在周末集合,在某人家中畅玩一天。这些游戏,成为我们团结友情的重要纽带,也是我们宝贵的童年回忆。
而随着网络的发展、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产业的壮大,现在的孩子们能接触到的游戏越来越多,这些游戏的门槛也相对较低。众多因素使得在现如今的热门游戏中,小学生成为游戏玩家成分中不可忽视的一点。
二、“大人”的偏执
都是哪些人在骂“小学生”?
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成年社会人,偶尔有些小学生自己都在骂。
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显而易见,他们自己不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都比小学生要大。
“小学生”发展成为游戏界游戏水平低的专有名词,“大人”们的推波助澜难逃其咎。
一方面,当我们游戏失利或是体验差时,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将责任归咎于队友;另一方面,我们擅自将小学生想象成只了解基本操作便开始游戏,什么都不懂的群体。
这种想法的产生,其底气往往并不是自己的游戏水平有多高,而只是因为我们比较年长而已。
因为年长,我们自恃阅历丰富、自以为比别人更稳重、更成熟。因为年长,我们将自己的问题甩清,站在高地上审判别人。
这里,我不禁想为小学生打抱不平。在我还是小学生时,曾为了三条命通关魂斗罗彻夜不眠,也曾为了在拳皇中搓出一套精彩的连招反复练习。
我遇到的小学生们并不是水平都差,相反,坑我的往往是大学的室友。
三、游戏“怨气”滋长已久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你是否也曾在游戏中发泄自己的怒气,埋怨队友或是挂机、中途退出?我这么说并不是一味地谴责大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情差的时候,如果这时恰好是在玩游戏,再加上游戏中的琐碎,难免不发火,这是人之常情。
但当我们回想时,却发现这些“无名火”往往都是不必要的。网络世界的冰冷,让我们的心跟着冷漠起来。我们在陌生的网络中尚且如此,放在对抗激烈的竞技游戏中表现得则更加过激。
我见过和和气气的老实人,能因为一些小问题和网友们破口大骂;也见过斯文的读书人,因为游戏实力,和队友剑拔弩张。
善待“小学生”,并不只是因为我们作为长辈,能对晚辈有一些宽容;更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小学生”过。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