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特别零碎,从早到晚。早读,两节课,晚辅,四节课完全分散,中午就没有回家。午饭后跟素兰去三江湖绿道转了一圈,期待的桂子迟了一个月终于开了, 每一树都开得繁密可喜,让人有想捋点回去的冲动,人浸泡在这芳香馥郁的空气中,简直都要醉了。
这桂花和人的成长一样,开是必然的,迟早而已,不以人的意去为转移。人的成长也自有季节,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也是迟早的事情,不必过分焦虑。
今天的德育课蒋老师交给我让学生排练诵读,第一单元有一个综合实践朗诵活动,朗诵是第一单元的重点,它应该一直成为未来三年的重点,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来得正合我意。
第一: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读背。
第二:布置了这么多读背,趁此机会可以检验一下诵读成果。
第三:增强小组凝聚力,锻炼小组长,以利于他们今后开展工作。
如果这次活动开展得好,以后开可以开展,锻炼能力,增强自信,激发兴趣。
一走出办公室。只见走廊、门厅、小演讲厅到处是排练的二班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实在太吵已经影响了隔壁班,就让他们回到教室里。教室里简直人声鼎沸,我试图让他们安静下来,但是根本办不到,甚至有学生趁此机会溜出教室。
一个组一个组地指导,从第一组开始,在讲台上站好,然后将朗诵过一遍,我再给他们一些建议。比如:要注意节奏语速,对话语言的语气,手势等等。这时,刘贤怀老师过来帮我们拍照,非常感谢刘老师。
通过这次排练,我发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
虽然最初不断地有人告状,说组员不听招呼,朗读材料没有,可不可以不脱稿等等。但是我发现组长的组织能力比我想象更强,上述问题,他们很快就得到解决,不听招呼的也只有罗子洋和李浩铮宇两人。
预演时,我发现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每一组都非常重视这个活动,有的组还设计了动作,分了角色。但是第10组还没有指导完,第二节已经上课,我才发现预定的一节课根本不够用。如果不提前发现,到时候一些组没有演出就结束了,那是多么遗憾啊!
但是,经过一周的学习,欠作业的,上课违纪,写不来作业的,各种问题都暴露了出来。学习毕竟是艰苦脑力劳动,也许最初还对初中生活抱有幻想,也许最初还想要给新学校留点好印象。但是,等最初的新鲜感消失,固有的坏习惯暴露出来,一切就又回到老样子。
下午碰到雅丹,交流了一些问题,一篇文章,需要挖掘到什么位置?才能既不耽误阅读,还能应付应试。她认为不要被课件和资料拖着鼻子走,要做好取舍,抓什么点位要结合学情,既要关注应试,也要提升核心素养和心素养。同时还要把基础抓落实。学生虽然智力差不多,但是素质绝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