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参加五维领导力课程结束的第397天,也是自我觉察、自我丰盛、自我学习的第397天,自从去年在北京M5跨年,今后的每一天都离不开觉察。
五维领导力结束后,我又参加其他的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深入学习才有觉察,其实觉察这片海洋我只是摸到了海滩。今天希望跟大家一起进行分享,分享近期学习最多运用最多的一个工具——深度汇谈。
参加M5之前其实已经接触过陈序老师的课程,我的同事进进是M3的学员,也是在她的推荐下我参加了M5的课程。课程中陈序老师对于深度汇谈工具的讲解其实是非常详细的,不过因为当时的能力与经验的限制,理解的比较肤浅。
ORID聚焦式对话,虽是一个工具,但是在不同的状态下使用结果相差还是非常大的。事实“O”帮助对方导泻情绪,感受“R”帮助对方正视自己的情绪并感受情绪产生的原因,事实分析“I”帮助对方产生新的觉察,行为“D”帮助对方在新的觉察下产生新的行为。陈序老师在课程中用和她女儿的案例来进行说明,起初的时候我是被这深刻的套路所吸引,觉得这个是很好的方法尤其是进行沟通,后来引用到日常培训和教练对话中。为了参加教练营,有一段时间疯狂的邀约教练对话,最多一天做了4个教练对话。其中很多次用到了深度汇谈的方法,对方并没有如我所愿打开心扉,反而显得更加保守更加紧张,最后给了我一个统一的反馈——套路满满,不说人话。后期又对录音进行了反复的回访,确实可以发觉对方情绪上的紧张和套路的痕迹。
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教练营结束后2个月,在高萍老师思想的引领下,对于教练技术和教练角色会有更多理解。我终于了解到套路痕迹明显的原因是来源于自己的发心,我太在意对于工具的运用,太在意帮助对方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次对方落入圈套都会让我很有快感,这是我回想当时对话场景时我内心的感受——忽略了同在感,我变成了对话的主导,而不是对方。
对于深度汇谈的新理解来源于最近一次普通对话:有一天一个朋友晚上约我聊天,他向我诉苦说最近过的很纠结,于是深度汇谈就开始了。
T:“能简单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F:“有一个很好机会,不过跟我现在工作有些不同。”
T:“这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可以向我介绍一下吗?”
F:“我是做产品的,这份工作是做运营的,不过这份工作更有发展前景。”
T:“当你看到这样的机会出现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F:“我很高兴同时也很担心,有一些纠结。”
T:“能和我说说高兴的原因和担心的原因吗?”
F:“高兴是因为这个运营部门正好缺少这样的人才职务要比现在高两个级别,而内部转岗的可能性最大,我也最有机会;担心是害怕以前没怎么接触过相关的内容,害怕做不好。”
T:“那你现在感觉是高兴多一些还是担心多一些?”
F:“都有,我觉得一样多!”
对话到这里我并没有更多的提问出现,只是静静地看着他,替他把茶杯填满。朋友沉默了好一会儿,对话有了新的进展:
F:“你知道我是一个要强的人,我并不甘心现在的工作和职务,这也是我想去运营的原因。”
T:“你觉得胜任运营部门主管都需要哪些能力呢?”
朋友再一次沉默:
F:“流程啊、活动啊、人员管理啊。。。。。其实这些想学都学得会。”
T:“当你想到这些能力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F:“有挑战,也很兴奋,我对这些很感兴趣!”
T:“看上去你有所收获。”
F:“是的!其实也没那么难,都是学的会的工作,给我一点时间我可以在短期内就学会。”
T:“那你接下来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F:“明天早上我就和运营的老大进行沟通,我愿意去进行尝试。”
。。。
这是我们对话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深度汇谈的一部分,事件“O”的阐述帮助他进行情绪的导泻,引导感受“R”产生的原因让朋友对自身价值系统产生新的觉察从而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也是能力到信念层次的提升;在这样的信念系统下再回到“O”的层面对于岗位能力的阐述使朋友产生新的感受“R”这时朋友的流明度明显上升从而产生了新的收获“I”和新的行动“D”。这一次对话之后我也有所觉察:首先我处在了一个良好的同在状态下;其次,所有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更多思考,只是凭着内心的想法提了出来;最后,对话结束之后自身的感受,并不是自己很得意,而是为他感到高兴。
后来当我回忆起住一段对话时,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对话始终在“行为”—“能力”—“信念”层级进行,是否当时应该继续深入的去进行汇谈,是否可以利用逻辑层次让他往更高的层次去思考,后来我问了我自己一个问题,继续提问是我的需要还是朋友的需要。
现在我似乎有些理解高萍老师在教练营时向我们说的PCC教练那种有所不为的感觉,所有的教练工具应该是为教练目的和状态服务的,提问不在乎与提到哪一层次,而是在于与对方保持同在的状态,只有教练内心的丰盛才会告诉你要做什么。
今天简短的分享只是我当下对于深度汇谈的理解,也期待更多的伙伴能够参与到五维领导力的课程当中去,在这里你会发现丰盛的自己,会发现丰盛的他人,更会发现丰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