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原因,有了这次匆忙的厦门之行。
工作之余,有限的休息时间里,小5几乎都在行走中,吃美食,看美景,感受这座有情怀的城市里不一样的生活气息。
翻翻网上的厦门游记,大家喜欢称这里为“文艺之城”。短短几天,走马观花的溜达,停留在表面的观察,厦门——给小5留下了与想象着完全不同的城市印象。
3.21
抵达高崎机场是晚上七点半多,酒店在会展中心、软件园二期附近,走环岛干道过去——去之前以为就是厦门著名的那条观光环岛路,期待能看到美丽的夜景,其实只是进出岛内的一条快速道路,有点失望。
听说厦门岛内堵车严重,有些担心,但司机师傅说八点前后晚高峰已经过去,一路下来还是很顺利的。办理入住后,小5决定去觅食。
对厦门的初印象实在说不上美好。因为九月份要主办金砖会议,厦门的翻新改造已经全面启动,会展中心是金砖会议的主会场,改造工程更加庞大。在酒店附近寻找餐厅的几百米路程中,主干街道的十字路口上被挖开两个大坑,周边围着防护桩;道路一侧是软件园,另一侧是一个挨一个的小餐馆,至少有20家,几乎全被围在脚手架里面,罩着绿色的防护网,网上面吊着“正常营业”的红色条幅。不宽的街道上偶尔还有扬起尘土,有些杂乱无章的感觉。
晚饭在酒店对街的一家姜母鸭店解决。虽然不知道正宗的姜母鸭味道如何,这家小店的味道还是蛮合小5胃口的,半份姜母鸭,一盅猪脚汤,两个小炒,两个人刚好。
南方的菜品分量和北方比,还是小了不少。炖盅是像电饭锅一样大小的那种,后来发现这个盅在很多做当地菜的餐厅里都是标配;汤很清淡,和小5自己炖的黄豆猪蹄汤比清了好多,这也是南北差异之一吧……
3.22
第二天有一整天的培训,培训中心距离酒店不到十分钟的路程。一路走过去,体验到了软件园IT精英们的早高峰——也许是因为行业的原因,几乎全是年轻人,没有北上广滚滚人流的步履匆匆,至少看起来没那么匆忙。不少人手里拎着早餐,几乎都是打包好的沙茶面,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午饭时间,整个园区都是外卖小哥的身影,也第一次发现了外卖小妹的身影,外卖军团穿梭在停满车辆的园区,相当繁忙。在密集度相当高的软件园里,只发现一个比较大的公司食堂,附近有二、三十家小餐厅,其中有的餐厅似乎是公司的定点食堂,好多挂着员工证的人们拿着餐盘排队就餐,也算是一景。
培训一结束,小5立刻奔向厦门有名的中山路步行街,公交车上晃了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不得不说,厦门的公共交通确实很方便,除了BRT和几条快速线路,全程公交都是1块钱,时间充裕的话,坐着公交游厦门也是很好的选择。
阴了一整天,小雨断断续续的下着。路边的大树,有的树枝歪向一边继续生长,有的树丫被完全截断,还没长出新的枝叶,都是去年台风肆虐的痕迹……阴霾的天色笼罩下,城市显得有些萧条,有些悲伤。
到中山路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听说厦门中山路步行街与上海淮海路同为中国十大步行街之一,但走进去后发现,同样是脚手架和防护网,现在中山路已经看不出繁华模样了。
全程走下来,最多只有三分之一部分已经完成翻新,厦门著名的文艺美食品牌店铺都没有例外的罩在了防护网中,“赵小姐的店”、“苏小糖”、“张三疯欧式奶茶铺”之类精致店铺,与悬挂在店铺上方“正常营业”的红色条幅格格不入,也给看客们凭添一丝尴尬。
不知是旅游淡季,还是受到装修翻新的影响,中山路上的游人不多,美食攻略里所写需要排队才吃得到的名小吃店铺,门庭冷落,小5甚至以为找错了地方。
大中沙茶面确实很美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后来在厦大和鼓浪屿吃了几家,都没有大中的汤头浓郁。还要说下厦门的油条,凉了之后还是酥酥脆脆很香,很合小5胃口,不像大内蒙的油条,凉了就软趴趴,完全没口感。
走马观花的两个多小时下来,只尝了小吃逛了街道,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当下决定找时间再去逛逛商铺。雨开始变大,小5也打道回府了。
3.23
第三天仍然是利用培训后的晚上,开启逛吃模式。
对北方人而言,到厦门,海鲜是必须要尝的,至少小5是这样想的……鉴于小5一行只有2人,去海鲜市场采购的话,能品尝的种类实在有限,于是果断选择了一家口碑不错的自助餐厅。
对于在烟台、大连连续待了七年的小5来说,感觉厦门海鲜和黄渤海比,还是差了点味道。但总的来说,吃的还是很愉快。这家客人真的很多,不到六点就满位了,七点半出门时,门口等位有十几桌之多。
因为在商圈附近,就顺道逛了逛街。从中山路上的服装小店,到室内商业区里的品牌店,厦门的本土品牌服饰以棉麻或类似质地为主,着装风格偏向简约、文艺,是小5喜欢的STYLE,价格也很亲民,所以一直买买买。
3.24
最后一天的培训上午就结束了,中午从邮政大厦轮渡出发,奔向鼓浪屿。轮渡购票强烈推荐关注微信购买支付,虽然要注册用户、绑定银行卡,流程略嫌繁琐,但可以提前订票,便于安排时间,对于小5这种A型血计划女来说,不用在等待上浪费时间,感觉非常方便。
在厦门五六天,只有去鼓浪屿这一天是晴天,人品大爆发。因为是午饭后的轮渡,上岛的人特别多,人群拥挤多少有些影响心情,还好上岛后避开旅游团,感觉轻松许多。
鼓浪屿面积约1.91平方千米,究竟有多小需要对比才知道。就拿厦门大学来说,面积有6平方千米,等于三个鼓浪屿。但就在这个小岛上,纵横交错的街道有三百多条,小5手持地图,频频迷路。
一下午的时间,看过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钢琴博物馆等主要景观后,本想再逛逛岛上的古建筑群,目的地公平路,居然在一个街区里转了三圈也没找到,无奈放弃。
小5对拥挤和人群格外敏感,哪里人少喜欢往哪里溜达,但就在漫无目的的闲逛过程中,看到很多不知名的私人别墅和建筑,古老而大气,静谧且神秘。私宅内灯光昏暗,小5忍不住想象,矮墙里,灯光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儿在低首沉思,是有故事的婆婆,还是思念心上人的少年……
龙头路商业街是岛上最繁华的地段,各类小吃、伴手礼、纪念品都有得卖,人山人海;几乎每家店铺门前都有一堆打包好的快递箱,生意好到不行,其实和中山路的东西都一样,甚至味道未必有那么好,价格还会更高些。
晚上七点半,小5搭乘轮渡回到中山路,直奔附近一家潮汕牛肉锅吃晚饭。将近八点的时间,餐厅仍然满位,等了半小时,终于吃到正宗的潮汕牛肉锅。
从锅底汤头来说,和小5在大内蒙尝到的没有太大区别,肉质而言,也没有明显差异,但火锅小料的还是有些差别的。当地底料以沙茶酱为主,也有芝麻酱,但感觉应该是花生酱的味道,没有大内蒙地区潮汕火锅店提供的海鲜酱汁;辅料有黄豆酱、蒜蓉辣酱、酱油、醋之类,但没有耗油,小5用酱油醋加芝麻油自制了酱汁,味道也不错哦!重点是,这里的价格比大内蒙要友好,真想吐槽呼市的消费水平,还是一身叹息草草带过吧!
饭饱之后,行走了十几公里的脚丫子开始抗议,于是径直走向街对面的足浴中心。
说到足疗呢,小5想说些题外话。因为工作原因,小5总会踩着高跟鞋走不少路,做不到经常,但也会在能够负担的范围内,尽量找机会让自己的丫丫能够放松、休息,缓解疲劳。但总有男性朋友,阴阳怪气地说些“你的日子过得比男人还潇洒……”之类不知所云的鬼话。
小5没有去确认,他们说这话的初衷,是认为做足疗就比较潇洒,还是只有男人才该潇洒,还是女人就不该比男人更会享受生活……但小5对这些想法中的任何一个,都抱着惋惜又不屑的态度来对待。
原来还有这样一群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年轻男性,打心里就没有尊重女性的意思,原来我们离所谓的男女平等,还有远比想象中很大的提升空间。
说回厦门的足疗,小5还是要吐槽下物价。同样的足浴加背部组合,厦门的价格是呼和浩特的一半,无奈到吐血……
要了解一个城市,要从了解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开始。小5在和技师小哥聊天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在这个城市打工4年的小伙儿对这里的热爱。
当小5对厦门城市规划中,摩天大楼和破败小楼比肩而立的景观表示不理解时,小哥给出这样的答案:厦门这一点很好,对于城中村不会一拆一大片,都拆掉的话像我们这样打工的要住哪里呢?一个村子里住着好几万人……
当地人把城中村叫做民房,一般有两三层,租住的都是房顶用铁皮加固的单间,根据地段不同,十几平米一般要一千块左右;三四十平的小区一室公寓,一般要两千块起,而这里的月平均工资大概4500块。这样来看,厦门的城市规划确实很人性化。
3.25
尽管周六有一整天的时间,小5还是早早起床,第一站来到南普陀寺。虽然是无宗教人士,但小5还是虔诚的拜了拜,希望菩萨保佑对的人快点出现……
话说小5也走过几处佛教圣地,南普陀寺是唯一一个不收门票,还可以免费领香火的寺庙,据说九华山也是这样,感觉是以普度众生为出发点,有济世的意思。
寺内有一座五老峰,阶梯有点陡。游客很多,大多在寺庙里、佛殿上、山脚下照相,上山的人很少。一路上去都是没有护栏的,小心翼翼走了近一小时才到山顶,然后发现腿肚子发酸,毕竟是厦门第一峰。从山顶过去就是万石植物园,下山沿途欣赏了热带雨林风光。
原本普陀寺正门对着厦门大学的南门,但因为小5从植物园出来,就绕了一圈走到厦门大学正门进去。
因为是周末,参观厦大的人很多,有旅游团,有当地的小学生,也不乏推着婴儿车或抱着幼童的游客,熙熙攘攘的游人排长队进校园的情景,让小5对当年考进厦大的高中同学长久以来的那份艳羡,瞬间淡了不少。
其实对于全国最美校园这一说法,去到实地之后,多少有点幻灭的感觉。也许厦大的对学生的管理以及各方面提供资源确实很好,但单从校园景观来讲,我觉得旅游景点的痕迹过重,对大学本身的人文学术气息的感受,来的没有其他院校来的直接。
这么说的原因在于,厦大将校园分为旅游区与教学区。旅游区有一排古风建筑,不知是凑巧刚翻新过,还是每年定期翻新,没有一丝经历风雨的痕迹,与教学区的建筑形成明显对比。每个建筑的一层都是关于某个主题的展览,供游客参观,著名的不二书店就占据了其中一栋建筑的一层,里面有厦大以及厦门的纪念品出售。
进了校园正门走出500米,小5就决定不再继续向前,还是不愿让那份商业的气息,完全取代心目中的厦大才有的诗意、浪漫的人文情怀。
小5选择的下一站是被成为中国最文艺渔村和文创村的曾厝垵去之前对这里抱了很大希望,期待可以淘到稀奇古怪的文艺范儿小玩意儿;到了才发现,其实就是鼓浪屿商业街的放大版。
吃的东西大同小异,店铺也只是名字新奇些,店铺之间出售的商品同质化严重。也许七八年前,在小5还喜欢同里、西塘、乌镇的那个年纪,也许还能穿梭在曾厝垵的小店之间兴起的逛上一阵。可这几年走过不少地方,见识过各类风景,这样的人工雕琢与商业化模式已经形不成吸睛亮点,是该感慨“阅历”是种让人扫兴的东西吗……
预留了一下午的时间,可仅逗留不到两小时,小5就从曾厝垵离开了。鉴于海边的生活经历已让小5对大海完全无感,没有在著名的环岛路停留,直奔厦门最大的商圈SM城市广场。
单就逛街而言,其实全国各地品牌大同小异,逛得其实是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当地人貌似很爱读书,逛了两个大型商圈,商场里面都设有书店,而且都在相对黄金的位置,排队结账的客户也不少,在电商和电子书籍横行的当下,确实很难得。
商场里有个进口超市,商品价格在旅游城市来讲是比较合理的;有台湾水果专柜,价格不低,但做活动话可以接受,买了盒台湾草莓做半价,38块钱大概有二斤左右,味道不错。
3.26一早返程,厦门之旅圆满结束。
其实短短几天,对了解一个城市来说,连知之皮毛都谈不上,所以小5的所想所言难免片面,而且打着深深的个人主观印迹。每个人的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价值观不同,看事情的角度自然不同;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对同一个景观也会有不同的观赏角度。
小5眼中的厦门,比起“文艺之城”,更像是“情怀之城”。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准确的定位了其“旅游城市”的地位,紧紧围绕这个关键词,全力打造一座充满小资情调的海滨城堡。尽管“文艺”是商业和人为堆砌的,但“情怀”却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城市一个小小的变压电箱就看得出。
小5想说的是,哪怕看了再多的攻略,有些路,只有自己走过,才知道路的那边是山还是海;有些城,只有自己到过,才知道城里的天,是灰的还是蓝的……
那句话很禁得住推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小伙伴们能在书海里畅游,在旅途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