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晨起的阳光明媚,气温不冷不热最宜人的时候,想起我参加高考的时候是七月的七八九,那时,知了喊出焦躁,空气中一股股热浪袭来,让人产生阵阵困意,这对比之下的气温,真是舒服极了,只是在外面等候的家长们,蹲座在马路牙上,一边玩弄着手机,一边聊着天,静等着学子们的好消息。
我们的读书会照常进行,朋友给准备了鲜花,大家都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今天继续读雪漠老师《让心属于你自己》之《明心见性的最后一站》
当我们逐渐深入了解心性,一点一点去除遮盖在心头上的乌云,去掉一点贪焚,去掉一点愚痴,去掉一点瞋恨,去掉一点慢心,去掉一点疑心,心性就会慢慢地显发出智慧的光明,这就离明心见性不远了。虽然这是一个我们还不了解的生命境界,但可以体会到文字背后的那种感觉,也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向往,正是在这种向往之中,我们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着。
我们读书的过程中会有一种感觉,就是看书的时候觉得特别清凉,但放下书之后却一句也想不起来,一句也记不住说了什么。我们就沉浸在这种感觉当中,慢慢地浸染,总会在某个瞬间会明白,噢,原来他说的是这个东西,这时候就会明白那个关于世界的真理——一切都在改变,找不到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也会了解自己心的运作方式。
知道不自己不知道也是一种智慧,就怕不知道自己的不知道,这就是无知,无知者无畏,正是因为无知才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其实,这也是封闭自己的最大牢笼,就像坐在井底的青蛙,只守着自己看到的天空,就觉得天空就那么大,只有跳出井来才会进入到广阔无垠的世界。
我们以为自己认识了北极星,知道了北斗星的指向,就了解了天文,当我们打开自己的视野,才会知道这些对于广阔的宇宙来说,只是一点微尘而已。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才会看到人类文明灿若繁星,那些可以数得上名字的人也是多得如点缀在天空中的明星,只是我们蒙上了双眼就以为他们不存在。
朋友发表感想的时候,感悟到自己有一种执著,自以为是地认为,所以心量就不大。但通过读书,心量打开了,更明白自己心性当中那些执著的不过是一些情绪,而情绪总会过去,只有不断地扩大心量,不断地破除心中的执著,才会看得更高更远。
我们已经从维护自我到开始敢于批判自我,反思自我,这种转变就是质的改变,这就是在心性上下功夫。入得门径,剩下的就是慢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