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历史实践显示,时代的进步总是以出现新的实践领域为显著标志。
汉朝打通陆上丝路,专门服务于丝路利益的工业生产生活样式和商业生产生活样式,从传统的农耕定居文明样式中独立出来。
而随着唐安史之乱陆上丝路利益被破坏,而导致的中国南方为产地的海上丝路打通,新的海洋生产生活样式产生。
随着新中国建立,中国重建工商业能力,并随着改革开放、加入世贸实现,我们恢复了海洋活动能力,并在21世纪网络时代爆发,中国内部逐渐演化出最前沿的网络生产生活样式。
我们看到,每个时代,根据社会发展程度需要,会产生新的实践领域,这个领域是以新的生产生活样式为主要表现形式。
文明自身的存在、发展、壮大——诞生了农耕定居文明样式;
壮大后的文明与外部世界其他文明以丝路利益为推力,打开、并推动和平交流交融——诞生了工商业文明样式;
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利益交换交融,文明交流交融进入全方位、大规模的状态——需要海洋文明样式;
在与其他人类文明形成了广泛联系后,进入全人类意识直接交流,价值观、民族、文明的交流融合——产生网络样式。
我们看到每一个新的文明内部样式,都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产物。同时每一个新的内部样式的产生,都对旧有样式的能力方式进行极大的质的提升。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网络对旧有生产生活样式的赋能。
网络不仅仅连通全人类。
更通过网络赋能商业,产生了淘宝等新商业业态;
赋能工业,成为当下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业互联网;
赋能农耕,从生产到销售整个领域网络都在提升农业畜牧业的生产能力;
赋能海洋业,在远洋运输,渔业,矿业等等领域极大提高、促进了其生产力水平。
我们从文明内部结构,随着时代不断衍生出新的结构部分,并对其他旧有部分迭代赋能——这个历史进程,就能从文明的内部细节处,大致看到人类文明基本是如何实现不断进步的。
现在有人讲技术进步,讲工业革命的迭代进步。但是从文明的视角去看,能看到更宏大,更明确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节奏。
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生,并在文明内部形成新的结构部分,才是文明发展的重大突破,以及明确的阶梯型上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