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包间里有须语、窦又、薛平贵、王宝钏,而司马流不请自来,竟然还不是一个人来的,在他身后还跟着许久不曾再出现的李枫、万俟东和王栋。窦又和薛平贵起身迎接了一众人入了座。
一行人不管什么心态,因为有王栋这个活宝,席间的气氛也因为节日和众人在一起而显得非常热闹。众人在热闹的气氛中吃完晚饭,天色也暗了下来,因为是司马流的产业,窦又去付款时,之前掌柜看到须语说好打八折的,结果就收了全款。
司马流趁窦又去付款时,走在须语身侧。窦又回来后也不动声色地站在了须语另一侧。随后是李枫、万俟东和王栋,最末尾是薛平贵和王宝钏。一行人很快走在了灯笼高悬,火树银花,一派璀璨的长安大街上。由于人太多,很快一众人就被挤开,须语身侧是跟着司马流和窦又,倒是被他俩保护地很好。须语由于太兴奋,没有顾及身旁两人的电光火花,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须语看到什么好玩的了都会跟窦又说一声。
“窦又哥哥,快看,前面那个灯谜好玩:虽有此说却无此事。”须语读完谜面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再看身侧两人,似乎也信心满满。于是三人一起拿着这个灯去找出谜的人。很快就在一间灯火通明的优雅的房间里见到了那位出谜的老婆婆。老婆婆看着眼前的三人,微笑着示意须语先说。须语说了句:白发三千丈。然后是窦又:黄河之水天上来。最后是司马流:朝如青丝暮成雪。老婆婆听完后笑着说道:“这位姑娘与两位公子都猜出来了,而且非常文雅,老身这儿有一个小礼物作为奖励,本来是打算给第一个猜出谜语的人的,如今三位都同时来,而且都猜出来了。这是老身万万没有想到的,这样啊,如果两位公子没有什么意见的话,这个小礼物我就送给这位姑娘了。”须语还没回过神来,老婆婆就将一个古色古香的木质盒子放到了她手中。须语谢过老婆婆,便和窦又、司马流又一起去赏灯展。
“语儿,这边有孔明灯,我们一起去放孔明灯。”
“语儿,这边有河灯,我们一切去放河灯。”
窦又和司马流同时对须语说。须语转身对司马流小声耳语道:“哎,别那么小气,我很久没有见窦又哥哥了,我们先去放孔明灯,然后再去放河灯,好吧?”“才不要呢,我们先去放河灯。”司马流立刻反对。“哼,你说了不算,又没人请你来,你自己去吧!”须语扭过头拽着窦又的袖子,说:“窦又哥哥,走吧!我俩一起去放孔明灯。”说完,拽着窦又快步走了。司马流阴着脸站在大街上。
“窦又哥哥,今晚真的是很热闹哦!不由得想到一首写正月十五夜的诗作,不知你可听说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须语边走边说。
“不曾听说,语儿真是博学。这首诗倒也应景,真的写出了此时热闹非凡的夜景。”窦又说话声音让人如同沐浴春风。须语从心里感觉和窦又待着一起觉得特别放松、惬意。心中不由得想着,如果有这么一个亲哥哥倒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放完孔明灯,两人看了河里的灯轮,河岸的灯树,窦又又建议一起去灯楼看看花灯和歌舞百戏。两人一起朝附近的一家灯楼走去,还在弯弯曲曲、九曲回环的回廊上,就已经听到楼上传来丝竹的音乐声,也能隐隐约约看见舞伎们翩翩起舞的身影。
窦又身边的小六不知何时走到了他们身边,悄声给窦又说了一句又转身离开,窦又带着须语直接上了花楼,走到靠窗的已经放好了茶水点心的桌子前坐好。因为在大厅,边欣赏歌舞,还可以听到很多民间坊里的传闻。此时这座灯楼里的人们就三三两两的在一起高谈阔论。
“哎,我听我爷爷说,以前我们大唐的上元节,那可不得了,宫里也会过上元节,会选出歌女,头戴花冠,身穿霞帔。据说每一名歌女的服装就要花费三百贯呢!现在可不比当年了。”
“听说宫里头传来消息,皇帝好像生病了。”一个低低的声音传进了须语耳中。须语一愣,遂回想了一下唐朝这一年的大事,好像是有位皇帝年初就去世了。这么说来,应该也快了。再换皇帝,必然会有带来动荡,可怜老百姓又要受到一些牵连。须语不由得在心中低低叹息。
“语儿,怎么了?歌舞不好看?”窦又发现须语情绪低落,关切地问道。
“无事,窦又哥哥。只是有点困乏了,也不早了吧!我该回去了,不然,父母亲肯定是要担心的。”
“是不早了,我送你回家。”窦又有几分失落地说。
须语没有注意到窦又的失落,两人一起朝楼下走去。
《那时风雨》——第三十四章 上元相聚2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