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段(两段)式
结构:总观点+平行3个分论点(论点与论点式并列,独立,但又共同服务总观点的关系)+结尾,其中分论点式“事例+论证”
(2)深挖热点
结构:提炼热点观点+围绕观点集合论述
(3)正反对比论述
结构:观点先行+反面例子+正面例子+方法论+结尾
(4)新闻图文形式
结构:大量的新闻素材
(5)人物故事+特质提炼
结构:人物故事1+人物特质+人物故事2+人物特质+人物故事3+人物特质
(6)解决问题式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结局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7)书信体
(8)信息密集型
这几种框架模版,是作者提供给我们参考的。最常用的要属前面五个模板。但对于我们每个人在写作的过程中具体结合哪种框架,需要考量,哪种框架自己用起来得心应手。
在我们最开始尝试写作的时候,可能比较困难,可以尝试选定主题之后,也选定一个框架,尝试套用框架去写,但行文,框架要服务自己的主题。不要生搬硬套。
有了框架,来打磨一下开头和结尾。
多样化的信息时代,尤其是短视频媒体资源很容易吸引读者眼球,一个瞬间斩获读者眼球的标题和扣紧读者心扉的开头至关重要。
开头的5种常见方法:
(1)反常理。每个人都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但绝大多数人都有认知共性。当我们的开头与这些认知有偏差时,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比如:一直以为我们的社会充满正义,而这一次正义迟到了,这位战士被永远地埋没了。
(2)结果先行。就是先告诉读者一个炸裂性的结果。且听下回分解。
(3)故事引入。从小就喜欢听故事的我们,会有谁会排斥一个好读的故事呢。
(4)痛点先行。直接给出读者最关心的痛点问题,直击读者心中的痛点,那根敏感的神经。如:不想工作怎么破?
(5)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归纳总结文章的主旨。这种方法简单明了,当想不出更好地开头时,那就是它了。如:炒一盘好菜的5个步骤(凑数)。
说完了开头,来说说结尾。
“一篇之妙,在于落句”。好的收尾,对促进文章传播,读者转发分享,点赞等等起到关键作用。作者陈阿咪老师也分享了结尾的方法。
(1)旁征博引,要注意适量的素材,名言应用。不要引起读者的反感。
(2)呼吁行动,号召读者,与读者产生共鸣,提倡付诸行动。如:是时候让我们行动起来,改变我们的消费观,让以后的生活更有规划。
(3)展现愿景,一般结尾的时候,表达祝福,并安慰读者,鼓励读者,让读者充满希望,拥有美好的期待和愿望。
(4)自造金句,有人喜欢在结尾写金句,我也是这类型的。一般金句,句式简单,寓意深刻,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有文采。最好能牵动读者的心。
(5)落脚生活,回归生活,让生活更加接地气。文章具有亲切感。
(6)对比强调
(7)表达祝福,祝愿给读者以美好的期待,能获得读者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