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龙骨牡蛎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三两 牡蛎三两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桂枝龙骨牡蛎汤这个方剂的结构很有意义,也就是龙骨,牡蛎,这种药其实都是镇定神经的药物,就是当这个人是平常起心动念的方法真的已经太偏的时候,这类的药物还是多多少少能够帮到一些忙的。所以我们会说这个桂枝龙牡汤的这种虚劳是神经型的虚劳。这个方剂结构你看他的桂枝汤的底,里边加龙骨牡蛎,让龙骨牡蛎跟着这个桂枝汤的药性去走一圈。如果我们用中医的讲法就是桂枝汤的营卫之间那样走一圈的时候,龙骨帮你把全身的元气、阳气固定下来,牡蛎帮你把身体的血跟水里面的能量拉回来,然后让你身体的能量能够安定下来,能够收藏在里面,其实这已经可以说这个药剂做的事情已经很了不起了。
张仲景的用药方法在这个方剂结构是所谓的通治法,如果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管道把你身体的能量,营养照正规路线流,我们呢,与其去跟那些走偏的东西作战,不如让人能量能够循着正道流,这样子不容易跑到不该去的地方。
天雄散
天雄散方天雄三两(炮) 白朮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右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匙,日三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天雄散的结构是比建中容易的方法来看它。就是里面那个陌生的药,就是这一味天雄,天雄是这个附子的母株是乌头,那么因为乌头是散开来的,所以比较把它当做祛风药祛寒药来看待。那乌头也比附子要毒,旁边结出来的这个新的球根就叫做附子,附在乌头这个妈妈旁边的儿子,所以叫附子。那通常附子要长到成熟的话,大概要3年吧,所以我们中国人一般关于中医的俗话,中药的俗话就是说3年为附子,4年为乌头,因为种到第四年它的附子也够大坨了,就开始散开新的根,变成下一个母株了。可为什么5年为天雄呢?那是因为你要等到它的同辈的附子们全部都变成乌头之后,你发现还有一个附子不肯变成乌头,它就一直不散开来 ,就这样子死命的要当一个……就好像不愿意待在童年这样子。所以我们就说附子一旦变成乌头了,就好像要很大方的把营养跟能量分出去,繁衍下一代对不对?可是天雄就是一个非常小气的附子,它不愿意把这个能量分出去所以就硬撑在那边,然后就这样长成这样长长的一条的东西。那这样的东西我们中国人觉得,这个植物实在是好有种好小气,能量都不散给别人,所以天雄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为我们中国非常代表的这个所谓的固精药。只是今天我们在中药行要买到天雄其实不是很容易,你说要天雄他们多半都端得出来,可是呢他端给你看的东西你会觉得说,这样的一条是什么,这样子的一片是什么,这根本不是天雄,这是发育不良的瘦附子。就是我们要天雄就是他比附子还要强,还要凝聚对不对,那根本就是营养不良的附子,那有屁用啊,所以我们去药房买天雄的时候,还是遇得到真正的天雄,但是要常常去逛,让他拿出来你看一下,如果你看到有这种真的是差不多这么大小这么长度的东西,那就一次买多点回家储存也好,因为不容易遇到,那我们一般在药局买的都是一些歪歪的附子,根本都不对哦。所以在这个天雄的药性,因为天雄就是希望它能够阳气能够凝聚而往下钻这样的一种药性,那如果没有的话就算了。我觉得清朝陈修园讲一句话比较中肯,他就说如果你没有办法买到天雄的话,你就尽量去买大颗的附子,就是药房的附子片也是有大片有小片的对不对,你尽量买大片的。因为大片的附子它阳气比较够,那阳气越足也可以说越容易收敛嘛对不对,所以买不到天雄就用大附子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疗效,这是一点啊。那我们《神农本草经》里面讲到说它的这个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这些的话也都可以想像说,当一个药它的药是凝聚在这的话,它的这个阳气是不是好像比较有能力比较能够钻通一些什么对不对,所以这些凝聚在身体里面的风寒湿气啊,就天雄有办法把它逼出去这种感觉。那至于说“金创”,古时候的对于破伤风类的病会觉得有什么伤口受了风,所以才会得到什么病,那我们今天知道是细菌,但是古时候还是会用些祛风药来处理这个伤口的一些感染,不过因为后来破伤风我们都觉得临床上就是外科方剂里面,就什么蝉蜕用酒煮一煮喝下去特别有效,所以已经有更有效的特效药了,今天也用不到天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