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
雅典酒神祭于公元前486年开始增加喜剧竞赛。喜剧源自狂欢,本为狂欢歌之意,希腊人举行狂欢的节庆酒神祭活动内容包括狂欢,游行,唱歌,跳舞,以及戏弄旁观人士。按亚里士多德《诗学》所述,喜剧由阳JU歌的即兴表演发展而来,阳JU崇拜是远古社会祈求人丁旺盛,作物丰收,续产丰盛的信仰象征,在希腊与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基本属性丰饶神有关。
喜剧也是有演员和歌舞队共同演出。演员也是一概为男性,身着异常服装,所带面具比悲剧演员来的怪异,歌舞队一律戴面具,身穿适合角色所需的怪诞服装,比如打扮成鸟或胡蜂,但是在跳舞时不着外装。队员可能有24人,通常分为立场相反的两半,他们的功能不像在悲剧里头具有舒缓气氛或调停纷争的作用,而是火上浇油浇油,旗帜鲜明,各拥一方与演员应和,剧种时,却一致支持胜方。
开场的蝎子交代故事背景之后,歌舞队进场,另有数段科白,最后以收场结尾,此与悲剧相同,不同的是喜剧还包括一场献词,由歌舞队代表作者本人向观众致辞:一场辩论揭露剧旨,并以“歌舞插戏”取代悲剧的唱词。在模拟的对象方面,从现实生活取材,是喜剧和悲剧最根本的差异。
希腊喜剧的发展论者一向分为旧喜剧、中喜剧和新喜剧。阿里斯托芬是旧喜剧和中喜剧的代表,罗马作家所继承发扬的则是希腊化时代之初米南德的新喜剧。
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有11部喜剧传世,其中九部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演出。这一场战争激发出不少阿里斯托芬创作的灵感,也提供给他喜剧想象的活靶子。笑眼看人生,继之以戏笔做模拟,这是喜剧的特色,因此已经看到的欧里庇得斯一再成为阿里斯托芬揶揄的对象。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只有两部阿里斯托芬晚年的喜剧,流传至今。《公民大会妇女》是继《利西翠妲》和《地母节妇女》之后又一部就两性观点做文章也是继《鸟》之后又一部从乌托邦社会找针砭的讽刺喜剧,剧中提及的哲学观念,显示作者对于晚出20年的柏拉图《理想国》所阐明的共产社会和女性权利知之甚详。《普鲁特斯》仍是着墨于世人渴望一个理想美好的社会,然而此时的理想与美好,舍财富别无标准。
阿里斯托芬才气焕发,讽时嘲世与批点人性深负寓意,其柔和诗情画意与污词秽语为一体,治胡闹与机锋于一炉,揭丑插花双管齐下,奇思奔放而奇趣无穷,想象细腻却笔力万钧,凡止种种搭配天成的风格,环顾欧洲,独步古今,无以名之,故称其为“阿里斯托芬风格”。
《利西翠妲》
《利西翠妲》的结构与主题有似羚羊挂角,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作品中特别显眼,在本剧中雅典妇女她们都没有参政权,离家出走强占卫城,使得雅典男人全部落单,希腊各城邦的妇女群起响应她们的号召,以x事为手段,标榜不合作主义,发动革命,强迫男人无条件立即终止战争,结果雅典男人个个如饥似渴,不得不竖起白旗,斯巴达也遣使到雅典讲和。
女人为了以战止战而发动xing罢工,这样一场无所不用其极的两性战争必然有极低趣味,可以大做文章。
《伊利亚特》里赫克托尔对安德洛马克说: 战争是男人的事,一句话传颂千古,利西翠妲硬是从这句话套出她的至理名言: 战争是女人的事。她的意思是战争滋事体大,不能放手交给男人,因为女人才是战争的受害者,她提出一套为政如理毛线的道理。
当时的雅典人对利西翠妲的微言大义无动于衷,伯罗奔尼撒战争又继续打了7个年头,打的民穷财尽,直到雅典最后一支舰队败北,城门大开,敌军长驱直入,帝国终于从地图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