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丝·萨冈,一位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绝对的一席之地的才女作家。她是微笑,是自由,更是忧愁。
我之所以认识她,是在前不久,无意间读到了她的《你好,忧愁》,抱着泛泛而读的心态,却收获了许多意外惊喜。
她在写出这本成名作时年方十八,少女的心思满满地铺在柔和、细腻的文字里,她用激情、天真和浪漫,塑造出了那个不羁少女塞西尔,成为一代“叛逆”青年的代表,影响着法国整整一代人。
在我看来,萨冈的这第一本书,是天时地利人和。她的一鸣惊人,甚至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萨冈出身小资,父亲是继承了家族意志的企业家,母亲是地主世家之女,所处社会阶层和小说中塞西尔与其父亲如出一辙。
熟悉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相似的心境,使得萨冈写起那种小资阶级独有的浪荡不羁时显得得心应手。
作为最小的女儿,萨冈想必是从小被呵护珍惜的,被父母当做上帝赐予的礼物的同时,在这富裕的家庭条件下,没有经历过风餐露宿,不用担心忍饥挨饿,这字里行间的悠闲和美好,才得以被保留了下来。
萨冈遇上的是二战后的年代,这场残酷、冰冷的战争耗尽了人们的期望和耐心,大家都精疲力尽、茫然无措。
这时候,自由的、俏皮的萨冈出现了,她的甜美、简单,掺杂着那丝让人无法安宁的忧愁,使她成为人们心中无法忘怀的那抹身影。
看完《你好,忧愁》之后,我又急急地去拜读了萨冈其余的作品。
也许是那抹杂糅着温柔的忧愁让我耿耿于怀,想要填补上自己心里莫名感受到的这股空缺感。
但失望的是,于我个人而言,萨冈之后的作品,都不再具备这部初作给人带来的感受了。
《某种微笑》也好,《一年后,一月后》也好,那之后的作品,虽说在初作带来的名声下带来了不少好评,却渐渐平息了我这冲动式的期待。
萨冈是细腻的,因为她笔下的男女都衣食无忧,甚至有些花枝招展。他们不用说着惨烈悲壮的台词,参演着大义凛然的戏码。他们有的,只有那缠绵的爱情、放肆的欲望、空虚的灵魂。
我想,如果萨冈没有把人物心理描写地复杂又通透的本事,这种略显狭窄的小资情怀,怕是很快就会让人疲倦了。
纵是文字功夫越来越好,可写来写去皆是红尘。越到后面,男男女女的摇摆不定的情缘已经到了让人难以理清的地步。
让我真正觉得感兴趣的,是萨冈本身。
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看来,萨冈的一生是让人惊奇的。因为她和自己笔下的塞西尔太过相像。
她像只自由的小鸟,喜欢赛马、飙车,喜欢酗酒、毒品、赌博、更喜欢男人......她的一生注定无法平静。
可惜,塞西尔这样的少女,若是出现在人们的幻想中,可以称得上是让人向往的。但萨冈使之成为了现实,情况便难看了许多。尤其出名之后,她放荡的生活方式就更为人所诟病。
她也喜欢文学、喜欢写作,大概是因为文学是自由的,把写作作为职业,是出于把束缚降到最低的考虑。
法国人叫她“迷人的小恶魔”,我认为再确切不过了,这个带着嗔怪和无奈的昵称,道尽了法国人对萨冈又爱又恨的情感。
都说年轻时的萨冈是一种“忧愁”,这种“忧愁”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沉积,铸成了晚年的萨冈。
人们在了解萨冈之后,往往就对她凄凉的晚景多了几分理解。
她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嫁给一个大自己二十岁的男人,第二段,是一个美国花花公子,再之后,便只剩情人和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朋友”,作家,设计师,甚至已婚男士......绯闻不断。
烟酒毒品残害着她的健康,使她债台高筑、甚至饱尝牢狱之灾,在人生的晚期,萨冈依靠朋友生活,即使一众作家曾公开为她情愿,也未能扭转她的命运。
萨冈病死后,法国公众纷纷悼念,总统希拉克称“随着她的去世,法国失去了最优秀和敏感的作家之一。”
法国人民心中的“某种微笑”,也随着她的逝去,消散了。
幸好,缱绻一生,自由的萨冈,叛逆的萨冈,细腻、敏感、激情的萨冈,在永远地闭上眼睛之后,又回到了一切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