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六十秒概述
2017年5月27日:
故事:一位日本作家为了追求一个说法语的女孩而学会了说法语。由此得出学好一门记忆的三个幸运条件:喜欢+喜欢之外的其他强烈动机+积极的反馈。并号召网友多留言给罗辑思维以反馈,以帮助罗辑思维进步。
思考
1. 喜欢+喜欢之外的其他强烈动机+积极的反馈,是必要条件吗?
不是。有的人只凭借一股呆劲,也就是单纯的喜欢,也能熟练掌握一门手艺。
所以这个音频的标题加上了“幸运”两字。比方说,如果我喜欢写作,恰好写作非常有利于我的工作的开展,而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够得到朋友、同事的指点,那就真的算得上是幸运了。
2. 这次的音频是因为六十秒改版后留言数太少吗?
极有可能。
前两天看到易仁永澄的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爆出他公众号后台留言文字总数超过了700万,几乎是他所写的公众号文章字数的10倍。
罗辑思维公众号的六十秒改版之后,加上了留言功能,所以罗辑思维团队还是非常重视留言的数量的,现在每天几百人的留言数量,可能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预期。又或者,这个留言数量,和得到专栏的留言数量比起来,可能要少得多,质量上也差很多。看看《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每天的留言,对比还是很明显的。
3. 有了得到APP之后,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的地位会不会因此而降低?
罗辑思维团队这么重视公众号的用户互动,说明他们还是很重视公众号这个入口的。
不过现在既有罗辑思维公众号,又有得到公众号,还有得到APP,从分工上讲,重心肯定在得到APP,公众号只是入口,而得到公众号主要是为付费用户服务的。
有没有可能只专心运营得到APP呢?得到APP在朋友圈的流行度并不高,再加上罗辑思维要增长,不能只靠着当前的这些用户活上二三十年,现在的微信入口以及未来的其他的入口也都还是要的。
留言的留言
留言1. 没有留言,不代表没有关注,每天聆听60″,是我的一天美好的开始,辛苦了,加油罗胖
过去的罗胖六十秒,有回复关键词这个互动动作,虽然不是留言,但也能提供一个数据让罗辑思维团队看到反馈。如果过去的六十秒连回复关键词都没有,估计很难坚持四年下来。
有个猜测,现在,只是点击六十秒音频而不留言,这个点击率在公众号后台有没有记录呢?如果有这个记录还是很重要的,可以看到网友喜欢听什么样的,什么时候听,听多少遍。
留言2. 听罗辑思维成了习惯,第一次留言。以前都不知道怎么留言。
成了习惯,很重要的反馈。这个习惯是不能被打破的,或者打破了之后要有相应的弥补才行。
这位网友都不知道以前怎么留言,说明对公众号的细节很不熟悉。
留言3.身为程序员,深知软件的每个操作步骤都要用适当方式给用户反馈,用户才会喜欢
看到这条留言让我想到,这次罗胖六十秒改版之后的音频,少了开始和结束的滴声,有点不习惯。不过新的音频列表都带了标题,方便用户查找和回听了,这个改进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