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位同事离职,他问我有什么建议给他,我只说了三个字:多读书。他淡淡的笑了笑,意思是等于没说,但在我觉得这已经是最忠肯的建议了。我想大概是因为读书这件事情的半衰期太长,在唯技能驰骋的社会中反而无所大用。于是就想回顾一下我这五年的阅读习惯给我带来的改变。
初识:不感兴趣
我父母都是教师,懂事时家中就已书盈四壁,因为不识字,对书也仅仅只会侧目好奇一下而已,直到上学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如天高的书柜上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但此时电视机对我的诱惑完败这些整齐的书。等读到高年级时,正值青春期的荷尔蒙又占领了高地,怎么讨女孩子欢心才是正经事,放下牵着的少女的手去捧书那是开玩笑的。
接触:榜样的力量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在一个酷暑的中午,我走在大街上热得难受,想找个有空调的地方吹吹凉气,就进了一家新华书店,进门就惊呆了,不是因为空调,而是这里的书目分类非常清晰,每一个分类的书都比家里书柜上的要多,而且都是全新的。我四处走了走,想在这里多待会,就在经管类的书架上找了本坐下读了起来,书中主人公艰难奋斗,临危不乱速断速决的姿态深深的吸引了我,不知觉抬头起来时竟然天都快黑了,我勿勿忙跑了回去。从此我就爱上了这类励志故事,经常有空我就会过来埋头一下午。
那些书中的内容现在早已忘却,但诸如牛根生,史玉柱,柳传志,松下幸之助等这些人名却在心里深扎了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给我树立了一批榜样,坚定了我后来参加工作目标:我也要成为一个像他们那样的人,奉行企业家精神,永远把客户放在第一,要懂得回馈社会。这种心态在我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伴随着我成长。
深入:生活的艺术
那段时间虽然我很钦佩成名的企业家,但他们毕竟是少数人,我只能开始搜寻更大的市场——历史上的王候将相(正史其实都相当枯燥无味,世面上写历史的书多少都带有小说的性质),这样就很自然的开启了我对小说的兴趣,2012年我开始北漂,大城市里索然无味的社交和巨大的孤独感,迫使我不得不去寻找一个精神庇护所,于是每周末我都在首都图书馆泡上两天,那时只我读小说,其间阅读量和速度大大提升了(最多的一年读完了70本书),从中国的历史小说,到日本的悬疑小说,再到欧美的爱情小说。大量丰富的人物描写让我不自觉就会从身边的人开始观察,那时我开始懂得感知对方细微表情变化所带来的情绪波动。
例如在川藏线上,在一些停留驻足的小村庄里,有少部分藏民会站在路边上看着你走近,当我们四目相对时,我能感觉到了他们眼中的一丝热情、满心的期待和少许的高傲,但等你扎西德勒完擦身而过的时候,那微笑仍然挂在脸上,但眼神里却又多了一种鄙夷之情。
一旦你能看出来对方的想法后,你就能深深的理解对方 。小说的创造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大量的小说让我从不同的角度体察到真实生活中的人性,更全面的理解了人生。
创作:从思考开始
随着阅读量的不断提升,对于书选择也开始横向扩大,由小说开始往散文诗歌,社科,外加一些畅销书发展,直到有一天在图书馆,中途闭眼休息后,睁开眼睛看到模糊的书架时,我好奇的想知道这书架上到底有多少本书,带上眼镜后我粗略计算了一下,计算完我瞬间就悲伤了,这一层的这一区的这一组的这一排书柜上的书竟然有2000本,按我一年100本的速度,我读完这排书柜上的书竟然要20年!而这整座图书馆的书柜成百上千,我这一生也别想读完仅仅只是北京市首都图书馆一层的书。这对我的打击很大,既然书永远读不完,那为什么还要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能释然,但既然我读不完,那其他人肯定也读不完,所以我也没特别放在心上继续保持着阅读。
直到后来我看到一句话“你现在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并不是你想看到的世界的样子”才恍然大悟,原来书上的东西只是作者,出版商和经销商想让你看到,你真正要看到的东西其实并不在书上,而是在你自己的脑海中,作者只是一个辅助,那些描述细胞的顽强繁衍,意识的无规律性,宇宙的浩瀚无边,只是让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无限的未知,而这些未知正是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去探索的,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学者著书引发我们思考的目的,也是正是在此。
最后:你也可以
万维纲老师分析说:小孩子阅读习惯养成要从读"故事"开始,而不是从加"技能"开始。我的读书历程也证明了这点,我没有人引导而走上这条路,原因可能是遗传——我外公也是一名教师。我们身边日常接触的世界实在太平淡了,只有去接触更大的世界生活才有一点的意思,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的,先从你的第1本书开始,以200本为第一个目标。去发现更大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