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这件事需要贯穿我们的一生,所以如何高质量的学习对于我们很重要。
我们常常遇到的这样的问题,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可是不能用英语好好交流;读了很多书,却不记得讲了什么?这些都是低质量学习的表现。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学习之道》,作者从脑科学和心理学最新研究出发,提供了最全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告诉我们学习应该用巧劲而不是用蛮劲,这本书值得大家来读一读。
下面介绍几种书中提到有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1.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专注思维”是指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可以把它想象成手电筒的光束,打开开关,富有穿透力的光束就打在你关注的目标上。
“发散思维”是大脑进入松弛状态,让大脑不同的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回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发散思维获得的方式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放下手头的工作,散散步,跟朋友聊聊天等。
人的意志力总是有限的,专注模式像是一场全身关注,随着时间增重的脑力举重,间歇性的休息很重要。两种思维模式应该相互配合使用,让大脑充分发挥功效。先是专注模式生成初步思路,发散模式的灵感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很多人只是盲目努力,不懂得放松和休息,大脑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就像是学习时那个一直用功但是成绩不佳的学生,他就是只看重专注思维,而轻视了发散思维,不懂得两者的转换才能有高效的学习效果。
2.记忆组块的建立
“组块”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化组成的集合。搭建记忆组块可以压缩已有知识,为工作记忆腾出内存空间,这样就不会让神经超负荷运转。
3.提取练习
当书本摆在我们眼前,大脑会产生一个错觉,感觉学习材料也同样存入了大脑。应该是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不是重复阅读被动的获取知识。回想的效果比单纯阅读要好的多。
所以在平时看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养成一个回想的习惯,读完一部分,回想一下书中讲了哪些有用的观点。会更好的吸收书中的精华,而不是看过就忘了。
4.建立好的习惯,克服拖延。
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不安的事情,但是拖延又会让不安的情绪一直搅扰。对任务的恐惧会比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建立新习惯,克服讨厌的拖延。
为什么大脑面对不安的事情容易拖延?比如看到难懂的表,疼痛区在闪闪发光,不想做。注意力溜到电脑上脑袋就不疼了。这就是头脑里的“小恶魔”,“小恶魔”是指大脑对某些特别暗示做出的习惯性反应。建立一个好习惯就是利用小恶魔的习惯的力量,少用意志力达到克服拖延的目的。
克服拖延,建立习惯分四步:
1.信号
可以时间、地点等,比如早上六点起床,把运动衣放在显眼的位置,提醒自己跑步。
2.反应程序
大脑连接信号的暗示常规的反应,起床的时间和显眼的运动衣都是程序反应的关键和开启。
3.奖励机制
习惯的强大之处在于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每到特定时间给自己一个奖励是对大脑欲望的满足,有利于习惯的建立。就像是玩游戏中的层层过关,打怪升级。让人玩游戏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也是利用人们喜欢奖励的心理战术。
4.信念
对新习惯新系统效果的坚信不移很重要。一个人走的块,一群人走的远。可以加入共同爱好的社群,小伙伴一起相互鼓励。更有利于新系统建立和完善。
5.增强记忆力
“记忆宫殿法“:需要你回忆一个熟悉的空间,比如自己的家的布局,然后把它当做视觉笔记本,用来储存你想要记住的内容。对于记忆互无关联的物品很有用。
为什么记忆宫殿法有效呢?因为我们的大脑自带超大视觉空间记忆的能力。如果让你去观察一个你从没
参观过的房子,你很快就会对家具,布局,颜色搭配,甚至对浴室橱柜里备用药箱都有印象。大脑里储存了上欠条信息,甚至几个星期还会有留存记忆量。我们的大脑天生对于空间视觉有超强的记忆力。这源于刻写在我们血液里的基因,我们的祖先不需要记忆那么多地名,人名,但是却要记住打猎回来的路线,记住哪里能收获鲜美的果子。所以记住物体位置和样貌的高级能力就固化在我们的记忆系统里。
此外一些古怪又不是逻辑的记忆方法也可以帮我们增强记忆,如比喻,顺口溜,编故事等。就像是记忆中国地图的样子时,把它比喻成雄鸡,相信多数人都会因为这个贴切的比喻而记忆深刻。巧妙的利用记忆工具,会加速组块获取和宏观视野的形成。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的,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能让事情事半功倍。
对于这本书的感觉真的是“相见恨晚”,如果是在学生时就读到,对学习成绩的提升不可估量呢。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如何高效的学习也很有必要。
拿起这本书,开始一段美好的学习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