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于阅读,我是不抵制的,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我喜欢阅读。我阅读的目的很简单,我想让自己的教学轻松而有效,每一位疲于奔命的教师背后,都有一群疲于奔命的学生,何不从解放自己开始,解放学生呢?
但是对于国内的著作,说实话,我兴致不高,感觉国内著作理论水平不高,一般都是照搬欧美的理论,让我等不懂外文或者没接触前沿教学理论的人们捧为圭臬。而所谓草根教师的著作,虽说很接地气,却因每个活生生的教师总有自己的个性特长,自己本身不具备这些特长,学习起来难免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十分困难。因此,当我拿到斯特蒂文特《零距离师生关系》一书时,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对想看的书的愿景。
中国古话说:尊其师才能信其道。从中也能读出师生关系融洽的重要性,不过,韩愈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的言论能反映出,我们对于师生关系融洽的重要性还停留在认识上,骨子里我们更在意的是师道尊严。换言之:如果师生关系良好,我们就可以彻底改变教育体系。可是,我们往往总是专注于结果而不顾过程。
斯特蒂文特《零距离师生关系》一书,不是说其有更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我们熟悉的师生关系入手,让我们认识师生关系融洽的重要性,更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告诉我们如何真正改善师生关系的方法和手段。全书从“承诺”“接纳”“沟通”“非语言沟通”“安全”“支持”等关键词入手,结合教学现场,提出了如何观察学生,如何增进积极健康沟通的步骤及策略,从而帮助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结合此书和本人的实际,我谈谈如何与学生“亲近”的一些想法:
(一)给自己一个承诺,接纳每一个孩子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做)。因为我们和喜欢的人交谈毫不费力,你们彼此之间是互相信任负责的。我们教师也有当学生的经历,我们学生生涯中,都有讨厌的课,因为在这门课中,我不关心老师,老师也不关心我,这种感觉是相互的。也有我迫不及待上的课,我和喜欢上的课的老师之间是信赖的关系。在这种课上,我感觉老师在关注我,喜欢我,注意到我的。
重要的不是学科,而是老师。
从今天开始,给自己一个承诺,哪怕强迫自己爱护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为人师者应深切体会这一点,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他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个体,需要被接纳,也唯有老师用心接纳,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乐意学习。对于差生,不要把他从你身边推出去教育,而应用爱心接纳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教育的时机,有情有理有力有度。学生特别需要我们那慈祥温和的笑容,文雅亲切的话语,善解人意的目光。
(二)注意自己的言行,与每一个孩子真诚沟通
在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发现,年纪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的说话艺术并没有增长,
相反我们越来越不注意自己说的内容和方式了。是不是倚老卖老的思想在作怪?
看到本书后,我认识到,你说的内容和方式很重要。你没说的(肢体语言)也很重要。要和学生有效沟通,要了解学生,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你想和学生有效的沟通吗?把自己扔到学生之中吧,很多过来人,告诫我不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我认为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我们应该兴奋地向学生展示你想和他们在一起,你喜欢他们,与他们在身边你感到很高兴!比如课间的闲谈,比如跟路过过道的每一位学生说声“嗨”,比如夸张的鼓掌,比如对他们唱的歌曲表达喜欢(虽然你没听过或者不懂)……
学生有无穷的精力,他们能敏锐地理解你说的话,你说话的方式以及你没说的内容。他们能够区分你是否真的对他们个人感兴趣,他们能敏锐的感受到你是否对他们有偏见,他们知道你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是假的……从今天开始,反思自己说的内容和说的方式,以及自己的肢体语言,扑下身子,与孩子真诚沟通,真心喜欢学生,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哪里有什么技术,有爱心就有教育。
(三)不吝自己的赞美,倾听鼓励每一个孩子
网上说,爱不爱一个人,只要看你愿不愿给他花时间。想来也对,时间是无价的。那么套用一下,爱不爱学生,只要看你愿不愿意倾听。只要你愿意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就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的沟通。
除此之外,赞美是万能的钥匙。在日常生活中,赞美是人人都需要得到的。若发现孩子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一篇情理交融、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段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如果教师能少些抱怨和批评,取而代之的是巧妙地运用一些激励的方法去赞美学生,那么学生都会心情愉悦、精神爽利,这种教育的手段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学生,哪怕是班上学习最差、行为规范最差的学生,身上也一定有他的闪光点。只要细心你就会发现,调皮学生的闪光点是聪明;上课爱说话的学生的闪光点是活泼好动;老实学生的闪光点是能谦让等等。教师应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作为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对学生的赞美进行情感投资,打开学生心灵的闸门,教育自然得心应手。
倾听是最佳的沟通,而赞美是成长的最佳催化剂。
如果教师和学生沟通无障碍,如果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满笑声,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被尊重,都有归属感,那么学生上起课来,有如沐春风,如春雨的感觉,学生自然会视上学为乐事,且视上课为不得放弃的权利,那么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学生必然春风满面。
阅读只是一段很小的旅程,教师却是一生的修行。合上斯特蒂文特《零距离师生关系》时,我和学生零距离关系的建立刚刚启幕,我相信融洽师生关系永不会落幕。
e��һ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