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睡眠和昼夜节律神经科学研究所主任拉塞尔教授曾在《生物钟之日》节目中说到:人类是一个超级傲慢的物种。我们以为经历了40亿年的进化,就可以打破昼夜节律的规律。也许只有人类这一个物种,会妄图凌驾于自己的生物钟之上,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自己。
那么昼夜节律是什么呢?
其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内源性计时系统,大约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人体内几乎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节奏,调控我们的生命活动。如同住在我们身体里的管家,时刻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因此昼夜节律对我们的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昼夜节律受我们的内置生物钟的管理。我们大脑中的这一生物钟,每天有规律的调节着我们身体内的多个系统,包括睡眠、激素的分泌、体温等。下图是一张典型的昼夜节律图,它展示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人体自然而然地想要做些什么。
那为什么经常熬夜很容易猝死呢,这就不得不提我们心脏里的昼夜节律。如今在大城市里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黑白颠倒上夜班等不分昼夜的生活节奏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快节奏生活的生活已经让我们远离了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有规律的生活。这就不得不导致我们心脏内的昼夜节律变得越来越混乱,长此以往心脏有了脾气,有了心脏病,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钟紊乱容易患上心脏病。但心脏时钟功能紊乱与人类心脏病具体影响因素一直以来尚未找到有力的证据。直至最近刊登的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Circulation的一项研究中揭示了昼夜节律与心脏病发展中的因果关系。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为什么熬夜会对我们心脏损伤如此之大,以至于会引发猝死,直至结束生命。
首先我们要介绍一下Rev-erbα/β蛋白(简称R蛋白)是一种细胞核受体,它是调控生物节律的重要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的R蛋白调控正常的代谢节律,可以在动物休息时主要将脂质作为能量来源,在维持昼夜节律准确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还负责调节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等;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切掉了小鼠心肌细胞中的R蛋白基因用来研究其如何影响心脏代谢。结果发在小鼠在缺乏R蛋白基因后,破坏了昼夜节律,降低了心肌细胞在静息期利用脂质的能力,从而导致进行性扩张型心肌病,以及致命性心衰。
研究人员猜测,当小鼠失去R蛋白基因后,心脏在静息期便不能有效燃烧脂肪酸,它们也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来跳动,而能量缺乏可能会导致心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进行性扩张型心肌病。
研究人员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就是通过给切除R蛋白基因的小鼠喂食高脂肪或高糖饮食,类似于人们增肥目的。实验结果发现高糖饮食部分缓解了小鼠的心脏缺陷,但高脂肪饮食没有。这说明心脏细胞无法使用脂肪酸作为能量的代谢缺陷。
因此R蛋白基因表达的时间模式改变与人类进行性扩张型心肌病严重程度相关。也就是说经常熬夜会造成正常的代谢节律紊乱,增加心肌病严重程度。
所以照顾好我们心脏的小脾气,少熬夜减轻一点心脏的负担,最终我们会得到一个更大的回报,那就是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