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但这股风并没有吹到北方偏远的农村。云英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贫穷的普通的农村人家里,父母都是农民,种着几十亩盐碱地。这个村子据说在古老的年代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海水退去,就有了这一大片盐碱地。种庄稼收成少,最后发现特别适合种棉花,这是一种一年从头忙到尾的农作物,云英从记事起就与棉花打交道,她恨透了这棉花地,发誓以后一定要走出去,不再当一个农民。
云英最早的记忆是从学前班开始的,对,那时候还不兴叫幼儿园,在农村这个地方,就叫学前班,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学校里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胖老头教他们学拼音,下课后小伙伴就会在教室的水泥地上玩一种拾石子的游戏,一般是五块,先一把握在手里四个,用大拇 指和食指夹住一个向上抛,其余四个迅速放在地上,然后从一个开始。向上抛一个同时捡起地上的一个,当然过程中是不能碰到其它石子的。然后再从两个开始,到最后四个同时捡起来,还有放在手背上的,抛起来再全部用手抓住。这样的游戏小伙伴们玩得乐此不疲。翻花绳,跳房子,跳大绳等等,各种花样的玩法,感觉小时候好幸福。
后来上了小学,玩的时间变少了,但下课后的十几二十分钟,也可以跟同学们玩得很好,照样一群男女同学玩跳房子,跳大绳。每天早上要上早自习,天不亮就要起床,然后摸黑走到学校。特别是冬天,那刺股的寒风让人忍不住哆嗦。学校里有值日的同学,去了要先升火炉子,这是一种北方家里在冬天取暖的设备。一个小小的上小下大的圆柱体,然后伸出一个烟囱通到户外,先是用易燃的纸点火,再用一些细树枝或是其它可以易被点燃的烧起来,接着再加入煤块最后燃烧。同学们还会带来红薯放在落灰的炉底,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吃到热乎乎的烤红薯了。
云英最讨厌夏天的暑假,因为有干不完的农活。棉花这种农作物从春天还在穿棉衣就开始播种,一直到冬天穿上棉衣还没采完棉花以及拔棉杆,真是让人烦透了。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棉花已经长到一米多高,此时要给棉花把底部的没用的棉枝掰掉,以便让更多的棉枝结棉桃。此时的云英只能跪在棉花地里干活,被高高的棉花档住,密不透风,尤其是夏天的闷热,让汗水不停的顺着脸上滴落在土地上,每当这时,她心里就想着要是下雨就好了,下雨就不用干活了。但夏天的风总是那么少,大多数时候都是干燥火热。
除了棉花还会种一点其它的农作物,比如大豆,谷子,高粱,小麦等,云英喜欢割小麦,虽然人不大拿着锋利的鎌刀偶尔还是会割到脚踝,但总有很多快乐的事情。天不亮也不吃早饭就会跟着大人去地里干活,干 一段时间后会有大人回家去做好早饭带来田地里吃,其实摘花的时候也这样,那时候就是家里炒的腌咸菜都感觉很美味。还有更有趣的就是有时候会在地里碰到鸟窝,里面有鸟蛋。有时候也会碰到小兔子小刺猬等,这些田间的小动物们是最美的惊喜。野兔子都是灰色的,不是家养的白兔子。小刺猬出生的时候刺是软的,可不是硬的。慢慢长大后才会变硬。割大豆时经常会有各种豆虫,绿绿的胖胖的一只只,不停的向前蠕动,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个好玩的东西。
父亲是村里少有的会开拖拉机的,从云英记事起,家里就有名为十二的拖拉机,不是手扶的那种,而是坐在上面带方向盘的那种。一到农忙时节,家里就会时不时的来人,请父亲帮忙去地里拉农作物回来。每当八月十五中秋节,家里也会有很多邻居送来好多吃食和水果,因为父亲帮忙是不要钱的。所以过节时送点礼就是乡下人的还人情债的时候了。但更多的时候,云英还是感觉小时候的家太穷了,记忆中的小学时光,父母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去一个亲戚家借一百块钱,那应该是在1995年之前。这个亲戚其实是母亲的小姨夫,但因为是同村,都是一个家族的,按村里的辈分是跟父亲同辈的,所以母亲还是按她的叫法,但做为云英却是按村里的辈分叫大爷。这个大爷是一个退休老教师,所以是有退休工资的,这在村里是非常有威望和经济能力的人。
小学时的云英就在上学,干农活中很快度过了,好在学习还可以,虽然村子很小,属于北方的地广人稀的地方,离最近的另一个村子也有三四里地。初中就到了乡镇上了,这是需要住校的,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农村,有的很远有二三十里地,所以基本都是住校,一周回一次家。自从上了初中后,云英的生活也变化很大,那时候的学校伙食并不像现在这样,每餐都能吃得好,有菜有肉的。那时候的农村还是穷的,家长要用小麦去学校换粮票,有钱的也可以用钱买粮票。但大多数人并不富有,基本都是家长用车子驮一袋子小麦去换一把粮票,然后学生用这些粮票订一周的伙食,最重要的就是馒头。北方人吗?吃馒头了。早餐中餐晚餐全是馒头,为什么没有菜呢?学校是不提供给学生的,只有教师才有资格去学校食堂打菜吃。
那时候的云英,每周末回学校前就会在家炒一大盘咸菜装在一个玻璃瓶里,夏天可以放两三天,冬天可以放一周,就这样每天馒头咸菜的吃,整整吃了四年。因为学校是五四制的,而不是六三制。那时候也不是九年义务教育,都是要交学费的。好在云英作为家中的老大,父母还是支持孩子上学的,下面的弟弟妹妹也照样上学。一周家长就给云英五块钱作为零花钱,很多时候这个钱也是用来买咸菜吃,所以云英就会每周偷偷在下晚自习八点多时骑上自行车回到家拿点什么,要不然这一周可能撑不下去。这时候正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因为没得吃,也没营养,她一直都是长得瘦瘦的,脸也小小的,与常见的北方人完全不同,所以那时候的云英还是挺自卑的。
好在初中时成绩还是不错的,一直在前十名。要说初中最深的记忆除了吃得差还有就是青春期的萌动了。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们,荷尔蒙正是旺盛的时候。那时候只是在心里偷偷暗恋,不敢公开。如果 同学们间看到某些苗头,也会起哄谁喜欢谁,那时候就会感觉老尴尬了。云英长相并不出众,只能算是一般,但这也架不住有同学喜欢她,最让她害怕的就是其中一个同学的喜欢,简直让她产生了害怕心理。那是在上初三的时候,隔壁班的一个男生明确表达出了对云英的喜欢,经常下课后就远远的站在云英的教室外面不远处看向班级,这把她吓得下课后都不敢出教室。当时正是还珠格格火热的时候,有很多同学买相关的明信片,云英的这个追求者也买一堆送给她,她当然不敢要。拒绝也挡不住这个追求者的狂热,云英都不知道自己哪里好了,值得这个人这样喜欢自己。好在持续到初四的下半年大家已经开始分班,有一部分人是要考高中的,还有一部分学习不太好的可能就要考虑其它的出路,还好这个追求者学习一般,中考后两人就天各一方了。
云英考了一个离家五六十里路远的普通高中,同样考上这个高中的还有自己的邻居的一个同学。这也挺好,两人还可以搭伴。去往高中的路上没有公交车,所以云英和邻居同学就两人骑上二八大杠去上学。学骑车是小学必备的,因为初中住校,基本每个学生都要学会骑车,大家都是骑车上学。有条件的可以家长接送或是坐公交客车。上了高中就是每月回家一次,这时的零花钱是50一个月,但记忆中这50块钱真的不经花啊,云英的生活还是大多数时候馒头咸菜,长身体的时候就吃这些。那时候也有很多家长会带了好吃的饭菜或是其它的日常用品或是钱去看望自己的孩子。这时候的云英就特别羡慕他们,有次她也央求自己的母亲去看自己,但父母都是太忙了,地里的活永远也干不完,哪有时间跑去几十里远的学校看孩子。这是她心里最失落的一角,还有就是每次上学放学回家,都要骑上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才能到达学校,每次骑得屁股好痛,她就太羡慕那些有车可以坐的同学了,同村的一共有三个上了高中,除了云英和邻居上了这个普通高中,还有一个同学跟她们分数差不多,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好,父亲就花钱让他上了重点高中,那是一个离市区比较近的高中,有公交客车经过,可以坐车。这是云英羡慕的地方,但也是知道自己能力不足的地方。
高中的学习是她感觉很压抑,因为之前都是在学校拔尖儿的,到了高中,高手云集,云英的成绩只能排在中等,就算让她引以为傲的英语也考的一般。那时候很多同学都有MP3听英语,但云英没有,她家穷啊。对于数理化,她更是头疼,她怎么也理解不了那些公式,那些元素。高中的同桌是一个女生,非常聪明。两人也玩得好,云英还去过她家,双方父母也很开心孩子们玩得好,虽然两家离得也有几十里地远。高一结束的那个暑假,云英的生活迎来一个重大的转折。
父亲跟云英说想让她退学,理由就是母亲刚做了大手术,家里没钱了,一般一年到头就只有到了秋天卖了棉花才有现金收入,在这之前,是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要上学,两个初中的孩子也是花钱不少的。面对父亲 的要求,云英也没有想太多,不上就不上吧,家里没钱供她继续上学,弟弟妹妹上学也要花钱,作为家中的老大,责任让她放弃继续读书的机会。其实她的成绩在三姐弟中是学习最好的。她愿意放弃上学还有一个自身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学习,从拔尖儿到中等,她努力过,但就是上不去,她有些气馁了,她是想学好的,但奈何使不上力,自己就是学不懂啊。高二听说要分班了,文理班以及美术班,按她的成绩,可能只有去美术班了,这又是一个大开支,父亲肯定不会支持自己的。那个暑假,父亲去学校拉回了自己的被褥以及学习用的书,云英的学业生涯就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