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擂茶是传统的汉族食俗。史料记载,在宋朝时即有擂茶。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佳肴,在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美味。
客家人是汉族八大民系中较为独特的一支,历史上曾有五次大迁移,如今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因而客家人也有“东方犹太人”一说。
大陆的广东、福建、江西等地是客家人的主要分布区域,有浓郁的客家文化。热情好客的客家人,常用擂茶招待客人。
擂茶又名“三生汤”,“三生”之意取自“生叶(嫩茶叶)、生姜、生米”三种原料。
它和绝大部分的茶饮都不同,后者通常采用茶叶萃取的方式,即把茶叶中的物质溶解到水中,我们喝茶,其实喝的是茶叶的萃取液;而擂茶则是将茶叶、辅料等磨碎后冲泡而成,因此非常适合在饥饿时用来果腹。
擂茶的一个奇特之处在于,它有荤素之分。
素茶,也就是原味擂茶。花生芝麻和茶叶是客家擂茶的底料,茶叶是当地的野生原茶。制作时会加入较多的草药,如鸡爪草、鱼腥草、金银花、薄荷、陈皮等。如果不是客家人,闻到如此浓重的草药味,一般不太喝得惯。因此周到的客家人会加入糖或蜂蜜进行调味,来改善口感。
荤茶的原料有不少中药材成分,包括白芍、茯苓、川穹、当归等,可以放入高汤冲调,也可以放入生的茶油,经过擂的过程,茶油就会变熟。荤茶的味道是咸的,那种淡淡的咸味,多喝几碗也不用怕被齁到。
这次我们要品的是福建泰宁的擂茶。在这条充满年代感的巷子里,我们见到了美丽优雅的擂茶师李华。她非常喜欢尚书第清幽的环境,多年前从农村来到县城,就被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深深吸引。这里和擂茶很相配,她这么想着,便决定在此地扎根了下来。
擂茶馆外挂着红灯笼,醒目但并不招摇。推开雕花的木门,一天的生活就开始了。她总是早早起来去市场购置制作擂茶的材料,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做准备,晚上时就可以招待前来饮茶的客人。
擂茶会用到三样工具:擂钵、擂棍和“捞子”。陶制的擂钵有粗而密的沟纹,便于研磨;擂棍一般选用上等的山楂木或茶油树干,它们都是可食性木材,能用上三四十年;“捞子”则用来过滤碎渣。
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喝擂茶,奶奶和妈妈做擂茶的时候,她就在一边看着,后来自然而然地就会做了。
“擂茶它是纯天然的,每个人都可以喝,喝了的话它可以健脾养胃、生津止渴、清热解毒。”
农闲时,热情好客的客家人会招呼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女主人做擂茶,客人们围坐一圈,喝着擂茶,唠唠嗑,聊聊家常,有种随性的悠然。
“那我希望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我们泰宁,品尝我们的擂茶文化。人在城市里面总是处在那种快节奏的生活里,来到我们这里可以体验比较慢的生活方式。外面客人过来的话,我都会亲自就是擂给大家,一起喝这个擂茶。”
接过她双手递过来的一碗擂茶,我的掌心被温热的触感所熨帖,药草和茶叶混合的香气钻入鼻腔,入口后各种滋味在舌尖绽放开来,刺激着味蕾。好喝,我心满意足地叹了一声。
有清香好茶,有良辰美景,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