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真的有人会像克兰德一样,为了一个梦想抛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追求它。
《月亮与六便士》讲了主人公克兰德在四十岁的时候突然着了画画的魔,抛弃富裕的工作与令人羡慕的原有家庭,独自流浪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画画。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多么疯狂的行为,在此期间要接受别人的嘲笑与怀疑,要接受来自家庭的深恶痛绝与恶语相向,可是克兰德没有放弃。
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这句话最令我印象深刻,如果不画画,他就会溺死在这生活的深渊里。
但肯定的是,那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疯子,没有人会相信四十岁的人会成为一个画家。当克兰德流浪到了塔希提岛,他的灵魂才得以安放,虽然肉体上的折磨永无休止,但是只要他能拿起画笔,这些都不算什么。
最终,他用画笔画出了他灿烂又悲惨的半生,用生命诠释了梦想。虽然日子过得很悲惨,忍受病魔的折磨,穷到买不起画笔,可是也丝毫没见他后悔。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仿佛有一团火在我心里熊熊燃烧,如鲠在喉的一股子愤慨从心底浮现,要是换成自己,是否有勇气去追求梦想而舍弃现有的东西,不止一次的反问自己,每次的答案都是“不敢。”我们都是在满地的六便士里挣扎,而月亮却很少人看得到了。
但是总归会有那么几个人,在满地的六便士里,抬头看到了月亮。
我总是时刻问自己究竟要怎么过,才算活的有意义。
某天我看到高晓松在《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写道:“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我突然明白,既然我自己做不到克兰德那么疯狂,可还是能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眼光放远,不止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
其实我并不喜欢克兰德的做事方式,我是喜欢他身上的那种对梦想的疯狂劲,我觉得抛弃家庭这种方式太过于不负责任了。也许对于梦想,我们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或许可以换种别的方式去实现。
还有今天我看到了那篇偷飞机的新闻,私下去百度了一下。原来真的是有些人,可以为了一个梦想而奋不顾身。那个人开着飞机坠落在仅有十七个人的小岛,一个没有飞行执照,之前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做出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没人知道他是如何学会的。飞行中 他问塔台“如果我降落的话,会不会给我一个飞行员的职位?”这句瞬间戳到我的心。还有在最后他说“我知道有很多人关心我,他们如果知道我做了这样的事一定会失望的。我想向他们每一个人道歉。我只是一个已经坏掉的人,我猜是不知道哪里有几颗螺丝松了吧。以前我没意识到,刚刚才弄明白。”他明白自己的结局,最后坠毁在仅有十七个人的小岛上。
毫无恶意的疯狂举措,为了梦想付出了生命。没人知道,他最后看到的风景在他心里泛起的波澜,只有自己清楚。犹如克兰德,死的时候要求妻子烧毁了那些画,就连一根木头也没落下,他们都在最后找到了自己的活着的意义,他们可以骄傲的说:“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我是为自己活了一次,我不后悔。”
电影《勇敢的心里》里有句台词“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是真正活过。”
有的人二十五岁就死了,直到七十五岁才埋葬。
而我希望,我永远活在二十五岁。能活的尽兴,能勇敢努力追赶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