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一个恒久不衰的话题,的确,爱情挺能引起人们情绪上的共鸣,可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同样,它也不是音乐的唯一主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港台的流行音乐开始传入大陆,并迅速风靡全国,昔日的红色歌曲慢慢被普通大众所边缘化,从此爱情成为了国内流行歌坛的主旋律。引用下百度百科里对音乐的定义: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
前面引文说了,爱情挺能引起人们情绪上的共鸣,而随着音乐越来越商业化,为了迎合消费者,特别是那些主力消费者——对爱情充满渴望的年轻人的需求,关于爱情的流行歌曲也就越来越多了。其实这也和简书里的爱情小说、摄影社区里的美女照片更受大家欢迎是一个道理。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说那些喜欢爱情流行歌曲的没品味,通俗不等于低俗,作为一介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我也同样渴望爱情,在我眼里,只要能扣人心弦的作品都是好作品。因为关于爱情的流行歌曲基数大,所以相对来说,精品作品反而比其他题材的更多。
我这个人听音乐挺杂的,流行音乐、摇滚音乐、民谣、古典音乐、ACG甚至是一些小众民族的特色音乐都听,不过最主要的口粮是流行和摇滚。很多人对摇滚有所误解,认为摇滚的表现形式就是那种满口脏话、穿奇装异服、猛烈的鼓点加大量的电吉他贝斯。其实你叫我解释什么是摇滚,我也说不出来,因为摇滚本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很多喜欢摇滚的人对摇滚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我更喜欢把摇滚看作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音乐执着追求的精神,一种对自我进行审视对社会进行批判的精神。
好了,现在推荐一些我喜欢的华语乐坛流行摇滚歌曲给大家。因为我不想像某些砖家一样把自己的自以为是强加给作品的创作者,所以以下文字你就当我在唠嗑好了。
在QQ音乐这首歌的弹幕中,出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谁的青春不迷茫。”没错,这就是去年青春校园片《谁的青春不迷茫》中的插曲。十多年前听这首歌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直到去年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好像听出了一点不一样的味道,那就是迷茫。社会在进步,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人也越来越浮躁,只是别人都告诉我们这些是好的,没有人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
聊这首歌之前先聊聊Gala这个乐队吧,Gala乐队由几个北京80后的大男生组成,第一次听他们的歌是04年的一首英文歌——Young for you,他们这个乐队最大的特色是毛糙,不修边幅,第一次接触这种唱腔,让我觉得很新奇,于是听了一遍又一遍,越听越觉得真有性格。同样,他们也是几个有性格的人,为了自己的摇滚梦,坚持了10多年,在国内这样的环境下实属不易。追梦赤子心这首歌是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里的,这部漫画主要讲了中国的近代现代史,里面用种花家代表中华,去年南海仲裁案期间“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这句话在网上火了,而追梦赤子心这首歌则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虽然我挺爱听歌,但我对于选秀这种太过于形式主义的东西并不感冒,理所当然,之前我并不知道王啸坤是我型我秀的冠军。某天上网,我被一个很奇怪的专辑名给吸引到了——《那些你们喜欢的 不喜欢的 我都喜欢的女孩》北京下雨了正选自于这张专辑。每次听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枪花乐队的November rain都是和雨有关,前面一段都是缓慢的钢琴,然后切入大量吉他和贝斯,只不过王啸坤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异乡北京的彷徨,枪花描述的是一段得不到回应的爱情。我一直都搞不懂,像王啸坤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音乐人为什么会去参加选秀。你并不是一个为了迎合听众而妥协的人。
4、超载乐队——距离
这首歌录音效果不是那么好,还有个Live版的,本来我放的live版的链接,后来想想,还是这个原汁原味的更能体现这首歌所表达的情绪。时代变化的越来越快,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上一辈与下一辈的代沟也越来越深。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直到找到自己真正的同类为止。除了崔健,超载乐队应该是我最早接触的摇滚乐队了,也是我以前最喜欢的国内摇滚乐队。
5、陈晓东——起来
最后来首陈晓东的起来,陈晓东是我最喜欢的华语男歌手,没有之一。其实我还是更喜欢他唱的情歌,他的声线算不上完美,但很有特色,辨识度蛮高的,说到唱功,他也比不上他的前辈张学友。我认为,听歌听的就是一种感觉,就像林夕说的那样,他写过很多歌,但是能唱出他所想要的感觉的歌手不多。有时候太过完美的声线和发声技巧反而给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我很少扒明星特别是歌手的八卦,作为我最喜欢的华语男歌手,陈晓东的八卦我多少还是知道一点。不过我还是搞不明白他这首歌是在什么背景下唱的。我只要知道,在我低落时,这首歌曾给过我力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