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国风·邶风·击鼓》
我很庆幸有【晓芃日记】替我记录着生活,虽然只是生活的片断,但每月总结的时候翻看着过往的日子,还是那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美食也好,美景也好,生活的那一刻是美好的,心情自是快乐的。
读书让我的四月丰盈了很多,第一本书《心如莲花,便是优雅》,不说周敦颐的《爱莲说》,《本草纲目》中的描述也让人心向往之,“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莲之洁、莲之善、莲之淡、莲之美亦是余生修身之目的。第二本书《人生整理清单》连读了两遍,人生之归途就在眼前,能带着什么上路呢?我到底是谁?要往哪里去?第三本书是三毛的《亲爱的三毛》,之后还有十本三毛的书,我会在5月份读,看他人的人生,品俗世的悲欢,更求精神的契合。
关于人为什么要读书,三毛说过:“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我的五感似乎在读三毛的过程中慢慢恢复以往的敏锐,几十年的公文写作压制了那些敏感的触角,每每发些感叹,就会认为自己不够成熟,不够社会化,太感性、太细腻的感受于公事无甚益处。
也感谢四月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感谢四月肆意的春风,看到的是万花如绣、姹紫嫣红,听到的是燕雀的呢喃和春水的欢唱,闻到的是飘在空中的花香和青草的气息,一步一景,一寸一欢喜。
四月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也有“花褪残红青杏小”的遗憾,腰腿痛让我的4月不能尽兴游玩,住院的日子小小的病房里看到许多未知的伤痛和人生的无奈无助。我试图在住院的日子里找出病痛的意义来,那就是珍惜身体健康,“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不以这样的形式,就以那样的结果,给你生命的警示。
4月的最后一天,我还是坚持去上了流行音乐演唱课,学习韩红的《千年之约》,下了课闺蜜请我在岳姥姥饺子吃午饭,恭喜我康复出院,晚上又煎了槐花饼坐着公交给我送来,拿到手的时候还能感觉到它的温度。晚上腿又有些疼,双手合十,与自己来个五年之约吧,希望用5年的时间,到60岁的时候,有个相对健康的身体。
4月再见!所有的病痛再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