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艺第二十一(节选)
一
【原文】
弹棋始自魏宫内①,用妆奁戏。文帝于此戏特妙②,用手巾角拂之③,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着葛巾角,低头拂棋,妙逾于帝。
【注释】
①弹棋:一种棋类游戏。
②文帝:魏文帝曹丕。妙:擅长。
③巾角拂之:用手巾的一角把棋子扫起来。
【译文】
弹棋最初是从魏代的后宫发明的,是用梳妆的镜的盒子来游戏。魏文帝玩这种游戏玩的特别精通,能用手巾角去弹起棋子,从没有弹不中的。有位客人自称也可以做到这样,文帝就叫他试一试。客人戴着葛巾,就低着头用葛巾角去拨动棋子,比文帝做得更加精妙。
宠礼第二十二(节选)
三
【原文】
王珣、郗超并有奇才①,为大司马所眷拔②。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髯。珣形状短小。于时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③。”
【注释】
①郗超:郗景兴。
②大司马:指桓温,当时担任荆州刺史。眷拔:眷顾、提拔。
③能令公喜,能令公怒:意思是他们受到桓温的宠信,因而能够左右桓温的喜怒好恶等感情。
【译文】
王珣和郗超二人都是奇才,因此受到大司马桓温的器重提拔。王珣担任主簿,郗超担任记室参军。郗超有很多的胡子,王珣的个子很矮,当时荆州人说他们两个是:“髯参军,短主簿,能让桓公欢喜,也能让桓公发怒。”
任诞第二十三(节选)
一
【原文】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①。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②,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③。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注释】
①相比:接近。
②契:集会、聚会。
③王戎:王安丰。
【译文】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这三个人年纪很接近。嵇康的年纪比他们要稍微小一些。参与他们聚会的人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个人经常在竹林之下聚会,畅所欲言,所以人们叫他们为“竹林七贤”。
简傲第二十四(节选)
一
【原文】
晋文王功德盛大①,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②,酣放自若。
【注释】
①晋文王:司马昭,死后谥为文王,当时只是晋公。
②箕踞:伸开双腿坐着。
【译文】
晋文王的功德很大,座上客人都很严肃庄重,可与君王相比。只有阮籍坐在椅子上,两腿伸开坐着,痛饮歌唱,没有改变他平日的姿态。
排调第二十五(节选)
四
【原文】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①。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②”,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③;所以漱石,欲砺其齿④。”
【注释】
①孙子荆:孙楚,字子荆,四十多岁才开始做官,官至冯翊太守。
②王武子:王济。枕石漱流:用石块作枕头,用流水漱口,指隐居山林的生活。
③洗其耳:尧让天下给许由,许由认为尧这话玷污了耳朵,便到河边洗耳朵。这里暗用传说中许由洗耳的故事,来表示不愿意了解、参与世俗之事。
④砺:磨砺。
【译文】
孙子荆年轻的时候想做个隐士,他本来要对王武子说“要枕石漱流”,却因为口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武子说:“流水可以枕,石头可以漱口吗?”孙子荆说:“枕流,是为了洗净耳朵;漱石,是为了磨砺牙齿啊。”
一个小故事却能引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