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的时候,在新东方GMAT班认识了一位已经上班的同学,我带他和外企工作的太太参观过一次我的学校。后来他打电话再次道谢的时候,我跟他说是否可以让他太太帮忙找找实习机会。我记得他静默了一下,然后轻轻说好,后来他就再也没有联系我了。
有人是这么说的,不要要求别人做超过关系厚度的事情。
那天接到一个陌生手机电话,原来是以前一位同事打来的。她向我打听一个颇为敏感事情的操作,我没有实践过,无可奉告。她是其他部门的,我和她没有共事过,在办公室见到就互相点点头那种。唯一有印象的是,她问过我做PPT的思路,我推荐了一本书。那天刚好看到家里有两本,想起她当时认真的样子,第二天就送了一本给她。仅此而已。她是听说我可能操作过,就直接来问了。但即使我知道,也不能告诉她。这是钻公司规则空子的事,我完全不了解她的行事风格,不确定她是否会张扬出去,免得把自己拉到与老东家对立的境地。
收到过一封邮件,是一位学生写来,她曾经听过我们讲职业生涯的课。她是想我给她哥哥推荐到公司任职,还附上了一份简历。但我对这位学生本身都没有印象,更不要说她哥哥了,怎么向人事部推荐?
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那天我准备出去拜访客户,我的buddy(类似师傅的角色)让我帮她去客户商场退她刚买的化妆品,因为很顺路,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后来不知道怎么给我的老板知道了,我老板特意把我叫进房间,告诉我我应该拒绝buddy的,因为这是她的私人事情。我很疑惑,难道我初来报到的人吃点亏,讨好一下前辈不对?记得我老板说,才是几天的同事,你就迫不及待的跳到朋友的角色,所有人包括buddy心里都不会珍视你。你不需要故意取悦任何人。
因此,你也无需对别人做超过关系厚度的事情。
就如遇到一个陌生人向你救助火车路费,你可能会给10块,但不会是100块,否则连陌生人都会被惊呆。
有次聚会,和朋友聊起一个共同认识的女生,说她快毕业了工作还没有落实。我对她印象深刻,当时我们在她们学校讲课,她带着小团队组织所有的后勤工作,井井有条。那季课程得到同学们很好的反馈。课程结束后她给我们每个讲者都写了一封真挚的感谢信。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中了,我马上给她打电话了解情况。恰巧有朋友所在的知名市场咨询公司请人,计划是招毕业2-3年的人。我把之前看到的女生表现告诉朋友,极力推荐她收下简历面试看看。那个女孩过关斩将,最终收获offer,现在干得热火朝天的。
做好自己,足够到吸引他人,有力的关系就会悄悄地筑建,相应的力量自然就向你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