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快,奔六的夫妻俩在德国自由行已经五天,走过大大小小的八个城镇。一天一个城市,也有一天四个城市间穿梭,一路玩得high。人字顶房屋和哥特式的教堂见得多了,跨国去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看看建筑风格有什么不同的?
萨尔茨堡是阿尔卑斯山脉的门庭,与德国巴伐利亚交界。历史悠久,有着众多城堡和宫殿,老城在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我们这一代人大多知道的电影《音乐之声》就在此拍摄,而许多人慕名而来,是为瞻仰莫扎特。莫扎特出生在此,其短暂的一生中的大部分岁月是在萨尔茨堡度过的。萨尔茨堡也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
我们是下午四时多从纽伦堡乘车去萨尔茨堡。说是跨国,你可别着急,其实也不难。德铁的火车通票可以去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德铁DB的APP一目了然,中途得在慕尼黑转车。如同每次乘车一般,会有乘警来查票。宽敞的座位,人也不多,四周安静,有人支起本本,工作着。微软的经典视窗画面,在火车行驶中不时掠过,养眼。三个小时后我们到了萨尔茨堡,奥地利境内了,手持申根签证,不用在护照上盖入境的章,就像在德国某一站点一般的出站。
萨尔茨堡中心火车站看着不大,却是欧洲铁路交通线的重要枢纽之一,去维也纳、慕尼黑、因斯布鲁克和苏黎世都有较频繁的车次。步行几分钟就到了我们的旅馆。办入住手续没什么大困难的,房费外还得支付每人每晚1.5欧元的城市税。拎着行李箱上楼去,老式的门锁,转动几次,竟然还是打不开房门。只好下楼叫人,可是也是打不开。来了一女汉子,哈,拍打着门才进了屋。单人床,空间着实小。早在二月份就下的订单,92欧元的房费,与国内同价的住宿无法相比。纽伦堡住宿是新房子, 萨尔茨堡房子简陋些,都在火车站附近,可你一点儿不用担心躁音。二个国家的门窗同样的讲究,打开方式不是我们国内的往外推,而是往里,开启的角度也不同,隔音真好,若你不拉开窗帘,几乎不知道有列车经过。
纽伦堡露天市场购买的生菜,竟然遗忘在火车的行李架子上,做饭的兴趣了无。就着纽伦堡车站里的面包,晚餐对付着过去了。老公还是挺自在的,喝着小酒,就着国内带来的家乡菜,电视上播放的足球还能应付着看懂。
欧洲的城市不大,景点集中,大多能步行到达,萨尔茨堡也如此。
一早就出了门,不远处就是一个公园。绿茵如毯覆盖着小山丘,雨后的树木青翠欲滴,绿荫如盖。行人极少,漫步公园小道,吸着清新的空气,愉悦不已。蓦然的见到了米拉贝尔花园,更是惊喜。女人嘛,自然更钟情于花草。米拉贝尔宫呈现的是文艺复兴式的典雅与巴洛克的绮丽风格,花园均衡对称的结构,中央是一座八角形的喷水池,四周有许多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雕像,栩栩如生。有工人在修剪,一块块草坪上花朵组成的几何图案非常漂亮。走在公园中间的主干道上,面对的就是萨尔茨堡的地标,落座在远处山丘上的萨尔茨堡城堡。花园中还有一个侏儒花园,散落着几个生动的小矮人雕塑,我们没有探究有何典故,此刻感受到的是那份闲适,几位市民牵着狗儿溜达,没有国内常见的热闹的晨练场景。
米拉贝尔花园是一座有故事的公园,1606年,一位大主教为取悦自己的情妇而建造的,而今天我们见到的则是经过好多次改建和维修,电影《音乐之声》中多次出现公园的场景。被电影里的故事和歌声打动的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寻觅玛丽亚带着孩子们欢唱do-Re-Mi的踪迹。
萨尔兹河经过萨尔茨堡,河流湍急,有多座桥梁连接两岸。我们登上僧侣山,俯瞰萨尔茨堡全城,山丘、河流、古堡、钟楼、大小不一的教堂穹顶,错落有致,和谐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之中。远处青山含黛,云雾缭绕。很少碰到在山上徒步的,有一个现代博物馆,可以从山下乘坐电梯而上。山坡上还有一座碉堡,黯然无语。从城墙垛口望去,绿水如腰,萨尔茨堡婀娜多姿,而那大片的绿色田园,更是赏心悦目。让人颇感意外的是人迹稀少的山上,面对萨尔兹河还有香烛供奉着观音。
教堂自然是欧洲城市不可缺少的元素,于萨尔茨堡甚至可以说是其精华。萨尔茨堡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教堂,著名的有萨尔茨堡大教堂,雄伟的立面和巨大的圆形屋顶,这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第一座巴洛克式的大教堂。大教堂有着中欧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其内部到处都有巴洛克风格的精致壁画,还有规模堪称欧洲第一的教堂管风琴。圣彼得修道院是德语区最古老的修道院,今天依然是修道士们修行的修道院。这是一栋有三重侧廊的罗马式长方形教堂,也是萨尔茨堡唯一的罗马式教堂。入内细看,熠熠金饰,华丽奢侈,在教堂的圆型穹顶上,有许多描绘宗教的画像。我们又走入方济会教堂等其他几个教堂,更多的感受建筑、雕塑、绘画所带来的视觉盛宴,也喜欢远离尘世间的宁静、圣洁的那一种氛围。
购了城堡门票,步行上山。位于老城区山上的城堡,是萨尔茨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斑驳的城墙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它的荣耀是一座自千年前建成后就从未被攻陷的堡垒。你不用担心因语言问题而不能解读其历史,有中文导览器解答每一个景点。我们了解到这个始建于1077年的城堡,不是一日建成的,由历任的总主教逐步扩建,才形成为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城堡之一。行走其间,战争的硝烟荡然无存,几门古式大炮固守着城堡,监视着远方,仿佛战火仍未结束。博物馆里还展示着古老的兵器,还有当年城堡生活的部分场景再现,乐器、民俗民风的介绍。高高在上的城堡有着宽阔的视野,在观景平台可以全方位的欣赏萨尔茨堡全景,而我们上午在僧侣山的另一侧已经领略,不再惊呼,却也乐意再次的打量。
从城堡下来至半山腰,以东有一条岔路,走不久穿过一个门洞就能见到一座德语世界最古老的女子修道院,那是农贝格女修道院,建于公元8世纪初。之前网上有说,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首次出场就是在这所修道院里。可能地处偏僻,在行走中,几乎没碰到什么行人。于几个教堂相比,修道院很是简朴、安静,其外侧还有几处墓地。
下山来,感受市井的气息。老城区的粮食胡同在萨尔茨堡是最为热闹的街道,粮食胡同9 号更是摩肩接踵,明黄色的楼面上标示着此地是莫扎特的出生地。很多城市广场都是以一个伟人来命名,音乐之乡的萨尔茨堡也有莫扎特广场,还有卡拉扬广场。街头艺人卖唱,游人如织,而马车慢悠悠穿街走巷,露天市场上鸟儿则很是乖巧的觅着食。信步走入一家小店铺,明窗净几,流连于玻璃瓶装酒柜,无从知晓为何酒,却也入手三小瓶。酒精度20~38,每瓶20ML,真的就是把玩而已。着红色的民族服饰的中年女子,高挑个子,举止高雅,气质不凡,好似从某一张画上走入店铺掌柜,我很想拍一张照片,自知不礼貌,作罢。
拿好寄存的行李,去萨尔茨堡火车站。站内有“神一般的全年无休”的超市,游客反映价格公道,商品齐全。我们无暇顾及,准备乘车去贝希特斯加登。从萨尔茨堡到贝希特斯加登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巴士。时间都不长,一小时左右,或许下午我们还能走上贝希特斯加登的一个景点。
终究是出行太顺利的,生生的给我一个警告,大意不得!德铁名下有巴士运行,其班次也会在德铁DB的APP上显示。我们乘坐的以为是火车班次,其实是写着BUS(直达的)。刚巧有火车到达,我俩就上车。有乘警过来,我们示意去贝希特斯加登,可人家一通嘀咕,还叫上另一个乘警。什么情况?我俩木然。火车倒是还没开,不一会儿,乘警带着一对母子来到我俩面前。台湾人,是帮忙给我们翻译。告诉我们是可以乘坐这一趟火车,但是一个站点后得转车。若不是乘警细心,开车不久我俩定然会心急火燎的,指示牌上找不到我们去的那一站呢。
那对母子也是去贝希特斯加登,刚才是乘警把他们从前面就坐的车厢里叫来的。我们庆幸在他国遇到热心人。在车上,那个母亲问过我如何做的攻略,化了多少时间,直夸我能干。哈,真不好意思,我还刚出过洋相的。换乘一站后再上车,几站过后,车厢里有广播,长篇的说辞,不用说,又有情况。台湾的母子在,我俩放心。这次是全体旅客下车,拿着行李出火车站,改乘BUS去贝希特斯加登。
尽管这样的折腾,但看着窗外的景致,心情还是愉悦的。远山还有尚未消融的积雪,云雾缭绕,青青的山坡上散落着色彩斑斓的小木屋,溪水似脱缰的野马一路欢奔。下午近四时到达贝希特斯加登,当然原计划想逛一个景点的计划落空了。其实,一天二次登上僧侣山,还真有点累。
告别台湾母子俩,我们去旅馆。办理入住时,另有押金和城建税。但是这个情况我并非能听懂,想借助APP翻译,老公说,微信儿子吧。新加坡的时间是晚上十时,儿子还没睡。和儿子沟通过后,那个店家,又在数字上画圈、指点,哈,这下明白,让支付现金。
吱吱呀呀的,踏着台阶上了楼,让人意外,房间又大又高,家什有些年代感。老公说,这风格貌似进入沙漠地区。去超市的路上,又碰见台湾的母子俩,他们在游客中心拿了地图,刚买了蔬菜水果,问过我带着什么样的炊具。六点不到,我俩也从超市回来,好生欢喜,蔬菜水果,几盒酸奶,酒、米,似乎又回到尘世里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