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很早就开始了,大约早上七点还在睡梦中的我就被楼下的声音吵醒,我睡眼惺忪地下楼,发现门外站了一大群不认识的人。
客厅里摆放着一些百日祭的用品,颜色鲜艳的长方体祭盒,飘着白色长条的棚子,还有金银光嶙峋的三角塔,有序的摆放在祭盒旁。长辈们坐在凉席上,将泛黄的纸折叠成三角状,最后把它轻放在烛火上烧掉。
香火虔诚,白雾萦绕在客厅。
门外忽然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人们都穿着奇装异服,站在由铁架简易搭成的祭坛面前插香烧纸,口中念着奇怪的语言,类似咒语。我想起了西游记中唐僧穿的纱衫,红黄相间,单肩斜挎披着,在紧箍咒下盘坐口念咒法,令孙悟空头疼蹦跳。
亲人的离去,让后世承受了伤痛,而传统的祭典则选择用这种流传下来的方式,保佑后世的人幸福安康,一帆风顺。
传说在百日坟这天,要去烧纸摆供品,有女儿的还要扎个树,说是“摇钱树”。不同地区不同的祭法,南方有的地区还会在这天放鞭炮,北方可能没那么多讲法,但一般的都是烧烧纸烧烧香,摆摆供品,磕磕头,献献花,戴孝的可以把那个黑色的袖章烧了,出了这天也可以理发了,有的地方还要请亲戚朋友吃饭。
乡下传统的百日祭文化听说在当地非常受人们重视,举办的要不仅要隆重,还要呼朋唤友请村子里的人吃饭,母亲说,这是一种对死者的怀念,也是一种尊重。第一次接触这种仪式的我,面对这庞大的阵势有点不知所措,我和表弟在一旁只是充当观看的角色,小孩子哪懂这么复杂的步骤和祭礼顺序,后来正式开始,我们才慢慢懂得一些基本的礼仪。
我们身穿白衣,男丁头戴白帽,女丁头围白巾,盘坐在客厅的席子上,听从懂规矩的人安排,像一只迷路但谨慎的兔子。我们去了外公的墓地,走过头顶是繁密竹子包围的台阶,一行人穿过层层叠叠的光晕,来到祭祀的地方。我跟四舅去取外公的骨头盒,在一间空气潮湿而且沉闷的房子,墙上是一格格有序排列的骨灰盒,骨灰盒上贴着一张黑白的图片,四舅将骨灰盒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我跟在他后面,走过一条严肃且紧张的小路。我一句话都不敢说,也一句话都不敢问,只能学着大人的样子,不言苟笑,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