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自贡男子张伟(化名)带着12岁的儿子图图踏上了“徒步318国道进拉萨”的征程,二人从自贡乘车到达康定后,沿318国道抵达拉萨,总共耗时50天。一个12岁男孩能完成如此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张伟将这一段“苦旅”的照片制成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时,整个朋友圈沸腾了。大多数人为这对父子点赞,并认同这种通过徒步磨练儿子的教育方式。也有一些人认为,这种行为过于激进,没有充分考虑到12岁儿子的安全。(9月11日成都商报)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断地涌现出各种各样、各具特色、各有奇葩的教育方式,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批的虎妈和狼爸。这样的教育方式,深深地折射出了当今社会为人父母的一种焦虑。这种焦虑叫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带着孩子徒步、骑行西藏、海外游学、参加各种各样培训班、还有出名要趁早的.......无疑每一个孩子的后面都有着一个坚实的推手要么是父亲要么是母亲更或是一个家庭。其目的很简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且必须是快一点、再快一点。
徒步西藏,不要说是个12岁的孩子,对一个体格健壮的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件极大的工程,极具挑战。我有幸走过318国道线,时年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二十多岁。当时是坐着越野车穿行在318国道线上,318国道线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迹是:痛苦。痛苦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高反,二是晕车。挑战西藏之最就是高海拔带来的高原反应,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反映强烈些、有的人反应迟钝些。我属于前者,山路崎岖弯多坡陡,一路颠簸走来,我是痛苦不堪。
徒步,自然不会承受晕车之苦。但是脚力上的功夫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面前,一个12岁的孩子经历了些什么,才能达到父亲想要的那种“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是不得而知。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母亲每天都要到苍山上砍柴。看着母亲辛苦劳作,寒暑假就会和母亲一块儿上山捡些干松果。“苍山不墨千秋画”,顾名思义,苍山美丽如画,可是那时候的我爬到半山腰就已经累得不行,一边不停询问母亲到目的地没有,等到了目的地母亲砍柴去了,我背着箩筐四处捡松果,无心欣赏身边的美景,只有一个念头“赶紧的,干完了就可以回家”。当背着一箩筐松果往回走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竭,实在背不动,眼泪奔涌而出,母亲只好把我箩筐加在她的背子上面。
生活在当时那样的年代,吃苦,是自然产生出来的,条件和环境摆在那。即使这样,那些经历对于我们来说真正就能起到成就一个能人和伟人的作用了?我看未必,我也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因为那些刻骨铭心的童年经历,我对爬山这项运动是从来不感冒的。如遇到非去不可的活动,爬完一座哪怕是海拔1000多米的山,我最大的感受是“我要哭了”。
因为做了孩子的父母,打着爱的名义“徒步西藏”,这么艰难的历程是给孩子留下“风景那么美,我都看到了”、“经历这么多,我会更坚强”还是“这是我人生的噩梦,以后我再也不去西藏了”……
在父亲面前,孩子没得选择。即使有选择,12岁孩子选择的考量应该也不会那么成熟。
或许是一时兴起,便爽快地应允了父亲,可当他发现原来路边的风景和脚下漫漫长路比起来,那是怎样一个“天之遥、地之远”。后悔了,可在那人烟稀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不时还有狼出没的地方,走与不走,都没得选择。
50天里,饥饿和眼泪,痛苦和委屈、不满和无奈会不会在孩子的心里一次次地奔腾,只是以一个孩子的力量无法扭转这样的局面。
曾经看过一些文章,说有些孩子钢琴过了十级以后,他告诉父母我这辈子再也不弹钢琴。在孩子的心中钢琴早已不是什么艺术和修养,而是在父母威逼之下的噩梦。牺牲童年的欢乐时光,没完没了地坐在黑白键盘前,一遍遍地弹奏着过级考试的曲目。
孩子们是活成了父母心目中的样子了,琴棋书画无所不会、学习也不能拉下,奥数、新东方、满分作文的补习一直在路上……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我是你妈、我是你爸,我是要你好,我们是爱你的。
一段“6岁娃能喝两瓶啤酒,爸爸爷爷都支持”的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据报道,视频中的孩子已不是第一次成为网红了,5岁的他走钢丝的日常训练直播,就在某直播平台上有数万粉丝。小网红的背后推手,是他执著的父亲。
把孩子当作吸引眼球、炒作赚钱的工具,这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摧残孩子,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让6岁娃喝两瓶啤酒,让5岁娃走钢丝,不是为父失职这么简单,或已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培养孩子不能剑走偏锋,不能任由陷入“出名要趁早”迷思的父母胡来。
出名要趁早,孩子因为这样的方式网红。父亲把孩子作为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强逼之下,一个5、6岁的孩子没有能力说不。这是一种坑娃的赤裸裸的伤害,因为出名趁早,孩子可以学会不务正业通过歪门邪道能挣钱,成年以后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不是也会成为父亲的复制品?这样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正毁掉孩子的一生。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整版刊登了旅美教育专家、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撰写的文章——《敢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他在文章中发问:如果把义务教育的开端看作起跑线(在中国,人们已悄悄移至学前教育),要不要在起跑线上一决雌雄?他认为“人生是马拉松,‘输在起跑线’并不可怕,可怕的反而是‘赢在起跑线’的傻跑。”而“家长的虚荣是孩子急功近利的起跑线,越跑离心理终点越远……”(3月30日《中国青年报》)
是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看着自己家的孩子还在玩,还不会认字不会背古诗不会这个不会那个,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怎是一个“急”字了得。
不少家长明争暗斗,倾其财力在所不惜,哪怕自己忍饥挨饿,也要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资。于是孩子在娘肚子里就开始听音乐、听故事;于是孩子练了唱歌练舞蹈,学了书法学绘画,上了奥数上奥语,弹了琵琶弹吉他,基本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成了可怜的“小大人”。于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而各个学校以录取论英雄,以成绩排名次的情形,也就自然而然愈演愈烈了。
郑渊洁在他的微博里发文《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里有一段话: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有人说:父母是唯一一个不用考证直接上岗的职业。因为初为人父、人母,没有经验但又要想用爱给孩子构筑最坚实的屏障助其成长,所以在担任这个为人父母的岗位中难免会焦虑、急躁、无所适从、攀比跟风等等、怎么做都不奇怪,只是父母要不断地修正自己,“育儿即是育己”。
不是所有的人生经历都一定会成为孩子走向成才的奠基石,说不定在父母认为好的事情里正埋藏着孩子一辈子无法走出的心理阴影呢!
别人家的孩子跟我们自己的教育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孩子是自己的,用心守望着孩子的成长,在他该无忧无虑的童年,让他尽情地玩耍;在他青春年少的时节,静静地欣赏他年少轻狂的样子;在他谈婚论嫁的时候,静待花好月圆,一切顺其自然,就ok了。
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尊重生命的成长好过在孩子成长中所做的一切急功近利的安排,让别人家的孩子活在别人家,真真切切地感受自己家的孩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致孩子》 ——纪伯伦
孩子实际上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只是经你们而生,并非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与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们的爱而不是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所能荫庇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