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小在安静的地方呆惯了的我来说,这种过于密集的烟火气是呛人的,好多次在这两条虚线里走那么一趟回来都得感冒,挤在人群中防不胜防遇上冲我打喷嚏咳嗽的人,那第二天必定也跟咳嗽起来。
这一路的喧嚣予对世界敏感,在视觉和情感上擅捕捉的我来说也极耗精力,来回走一趟和短视频刷多了一样的后果,不仅视疲劳,精神上也甚疲倦,脸上都会显出呆滞和烦躁,神经塑造力退化,脑袋里嗡嗡的。
夜里做梦都是人群涌动,一个个横冲直撞朝我撞过来,人和狗一起叽里哇啦乱叫,到处都是垃圾,还有小狗在撒尿。
偶尔想要热闹了去走一圈看一看,买点好吃好喝还挺好的,天天走是会抑郁的,除非每天晚上都在路边摊上吃饭才会觉得方便吧,不过天天吃路边摊也不是什么好习惯。
若只有几个流动摊位,不那么密集,人聚得不多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也不是每天都想逛集市,可如果下了班要从地铁站往回走就必须每晚都要穿越这条嘈杂的夜市,如果有一天已经很疲倦了,走起来是真要命,对本就在情感上孤独的现代人来说,当天心情不佳就更是觉得自己在这热闹的烟火气里是那个格外孤独的人了。
哦,对了,在这条路上车子也骑不了,推都推不动,旁边马路上停的私家车和人行道上的摊位一样密集。或许只有闲人心情好体力足才会喜欢这段马路烟火气吧。
我会觉得其实每片区域可以专门建设一个聚集小商贩们的集市,把流动的烟火气聚集到固定的场所里,统一管理摊位,打扫卫生,保障食品安全,人有闲情时去逛去吃,也是会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商贩们缴点租金保障自己的利益安全,稳定在一个固定场所,也会赢得信誉感。固定得久了,约莫会像欧洲那样出现百年的市集,每片区域也会创造出自己不一样的市集文化。
其实有很多地方是有这样的市集的,古代就有。我们小时候是有固定的菜市场,现在有超市,很难遇到以前那种大型的稳定的菜市场。菜市场可以和这些小吃摊位结合起来变成大型的集市。想去逛集市的人就专门去逛集市,谁也不耽误谁,说不定还会成为旅游打卡处。对当地百姓来说那也会成为日常生活中空间转换一个固定的必须要去的场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道程序,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情感交流的一个空间,其中充满了许多生活趣味。
市场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