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语文教师培训资源”丛书
这是值得你慢慢读的书,这是需要你用笔来读的书。
围绕“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主题,针对“教学内容的合宜性”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两大核心问题。研修课程又三个互补的“工作坊”组成:
主题学习工作坊:体现专业引领。安排有“专家报告”、“专家视角”、“博士论坛”以及课堂的互动交流。
共同备课工作坊:合作专家、参与学校和研修学员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课例研究工作坊:专家教师和实践探索者的“教学示例与研讨”。
《阅读教学教什么》
第一部分:主题学习工作坊
※阅读教学研究的新进展
学习目标:①澄清阅读教学的关键概念;②明确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③了解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
(讲座正文摘抄)
一、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认识
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认识,要讨论五组基本概念:
第一组:阅读与理解
第二组:阅读能力
第三组:阅读取向和阅读方法
第四组: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
第五组:文学鉴赏与实用文章阅读
(一)阅读与理解
1.什么是阅读?
阅读的核心是理解,所谓“阅读”,其实质就是“阅读理解”。
学习阅读,实质是学习如何理解语篇,即如何与文本对话。
简而言之,阅读,就是“一个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产生了他的理解与感受”。因此,讨论阅读和阅读教学,必须同时关联两个要点——阅读主体(学生)和阅读对象(课文),也就是“谁在读”和“读什么”。
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主体和阅读对象的变化,都势必导致教学内容的变化。
2.“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
阅读过程中,学生在头脑中“理解”需要凭借着两种经验:
一是生活经验,就是社会生活中的百科知识;
二是语文经验,对阅读而言,就是阅读能力。
3.“解码”与“解释”及其所代表的阅读观
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实际上包含着“解码”和“解释”这两个互为关联的领域。
第一层“解码”,即认字识词,建立符号和语义的链接。
第二层“解释”,从“解释”的角度,大致可以将“理解”分为三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是“表层编码”,能够理解语篇中的表层信息,能够复述语篇中的文字和语句,比如学生考试背笔记,即“死记硬背”;
第二种状态是“篇章格局”,是对语篇进行文意的理解。在这个状态,学生的“理解”不只是死记硬背,而是对自己读到的材料能够从整体上作解释。
第三种状态是“情境模型”,是语篇的命题表征与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经推论而形成的关于语篇内容的心理表征。读者能够结合社会经验对所读到的材料有深刻的、自己的理解。
综上所述,“表层编码”、“篇章格局”和“情境模型”,是“阅读理解”结果的三种表征,揭示出“为阅读而阅读”和“从阅读中学习”这两种阅读观的实质性差别。
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在课文里找表面的信息。从小学到中学,情况都差不多,阅读教学都停留在第一层的表层信息,这是“理解”的最低水平。高层次的阅读理解,指的是“理解”的第二层次(篇章格局)和第三层次(情境模型)。
(二)阅读能力
1.阅读能力的三部分
阅读能力至少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需要具备认识字词和理解语句的解码能力;
二是需要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比如说百科知识和生活经验;
三是需要掌握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方法。
2.阅读中的“外部视线”与“内部视线”
阅读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两条视线:
一条是生理性的外部视线,是眼睛的事情。
一条是心理性的内部视线,是大脑的事情。外部视线的“注视点”,其实就是内部视线的“意识点”。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不是简单的外部行为的改变,主要是改变学生的内部意识。
“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读者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这就是阅读过程。”(章熊)
3.如何阅读
“如何阅读”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如何找到语句和文本的关键处;
另一方面是对这些关键处如何进行深度的加工。
其实,“如何阅读”可以描述为两句话:第一句,拿到一个作品,应该看什么地方;第二句,从这些地方应该看出什么东西来。
(三)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要分成两个层面讨论:
第一个层面是阅读取向,相当于阅读方式、阅读姿态,或者说阅读目的,就是指“阅读主体抱着什么目的,怎样看待文本”。
第二个层面是具体的阅读方法,即如何阅读的方法,就是“在文本的什么地方,看出什么内容”。
1.三种阅读取向
王荣生把阅读取向分为三种:
第一种叫常态,是正常的人正常情况下的阅读方式。学生要学习的就是常态取向阅读。
第二种叫异态,是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的阅读方式。
第三种叫“变态”,这是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才会出现的,由于某种错误的观念,语文教师长期地、习惯性地采取的一种奇特的阅读方式。
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教学中出现很多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阅读取向不明。
2.如何阅读的具体方法主要受制于文章体式
过去在语文教学研究中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抱着抽象的阅读观,好像有一种抽象的东西叫阅读能力,这是不对的。阅读能力实际上很具体,是和阅读对象——文章体式相关的。
(四)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
1.阅读方法
具体的阅读方法是与具体的文本类型相关联的。
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相关联。不同体式、不同类型的作品,应该看的地方不一样,看出来的内容也不一样。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究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莫名其妙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
2.文本体式
第一类:文学作品,即“纯文学”。
第二类:实用文章,这是理性阅读的大类。但是,该类文本中小学几乎完全放弃了。
第三类:散文。散文一定要阻截、分流,一定要降低在整个教材所占的比重。
第四类:文言文。
文学作品“主要诉之于情”,而各种“应用性的文章”是“主要诉之于理”(张志公《汉语辞章学论集》)
(五)文学鉴赏与实用文章阅读
1.文学鉴赏
作为阅读取向的文学鉴赏,是一种与实用文阅读有本质差异的阅读方式、阅读姿态以及相应的阅读方法。
2.针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鉴赏要点
第一,以文学的姿态阅读诗歌、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主要指一下两种情形:
状态一:浸润式感知,学文学并不是学知识,主要是回归到浸润式感受的状态上。
状态二:借助文学解读的工具或行家的指点,扩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这两种状态是交互的,通过文学解读的知识,读者逐渐丰富对作品的感知。
第二,现当代散文的文学鉴赏,要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散文鉴赏的核心是体味和分享。
散文最难读的地方,或者说,好散文之所以是好散文的地方,就是作者的感受和经验超越了我们常人。
散文的文学鉴赏,包括形式方面精准的言语,还包括作者精准的言语所表达出的细腻的人生经验。我们体会优秀散文的精准语言,最后要落实在对作者感悟到的人生经验的领会和分享上。
第三,文言文的文学鉴赏,要理解古人情怀,赏析古文章法,感受文言美感。
我们现在读文言文已经不仅仅是读一个作品,而是读一个作品所代表的的语言以及民族精神。学习文言文,是体认它们所言之志、所载之道。
阅读文言文,其实是学习文言文,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赏析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理解古人的情怀——在其所言志、所载道其间贯穿的对文言美感的感受。
第四,评鉴好文章的言语表达功力及效果。
2.实用文章阅读
第一种:快速阅读,即“跳读”。阅读目的是获取信息,了解字面意思。
第二种:理解性阅读。阅读目的就是理解作者说了什么。
第三种:操作性阅读。阅读目的不仅在于理解作者说了什么,还要把作者所说的与自己的实践相关联。
第四种: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很简单,用理性的标准来评估你的阅读材料。阅读对象包括两类,一是议论性文章,而是媒体文章。
第五种:研究性阅读。这是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采用的一种阅读方式。
二、阅读教学的路径——如何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怎样从起点到达终点
(一)阅读教学的三大基本路径
1.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阅读教学的路径之一是补充、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语文教师要把看起来是生活经验的问题转换为阅读方法的问题。
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就体现在,教学中将看起来生活经验的问题转换为阅读方法的问题、语文能力的问题。
2.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学习新的阅读方法,就是指导学生注意到以前没注意的地方,看出以前没看出来的内容。
以《风筝》一课的三个教学环节为例:
首先,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实际上是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自主理解课文,一方面了解课文讲述的内容,另一方面,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其次,用点评划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这就是这堂课教师让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会从点划评汪的地方,看出作者的情感。)
最后,阅读下列五则有关鲁迅作品的材料:关于鲁迅的语言、关于鲁迅的白描手法、关于准确运用形容词与动词、关于鲁迅散文创作的主题与话语方式、关于《风筝》的材料,请在文中找到与这些材料相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评注,评注时要学会运用这些资料中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个示例,学生借助材料再去看课文,第二个环中看不到的地方,现在看到了。)
3.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交流和分享,掌握别人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
(二)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无论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感受,始终都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是“这一篇”课文,学生要获得的,是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文本的教学解读及其要领
学习目标:①意识到自身在文本教学解读上存在的问题;②理解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时三种身份的含义;③把握文本教学解读的要领。
(讲座正文摘抄)
(一)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时的“绿眼镜”
为什么老师常常读得不那么对,在教学中教得不那么对呢?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过早地进入了语文老师这个角色。
因此,我有一个说法,语文老师备课的时候好像会戴上一副“绿眼镜”,看所有东西都是绿的。
语文老师,首先要作为一个读者,能够平心静气下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篇课文、读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要用自己的心去抚摸它。
(二)文本教学解读的身份:作为读者
我认为,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和困难就是语文老师的阅读取向不是“常态”的,而是“变态”的。语文老师不是自己好好去读,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感受,而是用“语文教师的眼光”来看课文。文本解读错了,教学当然也就错了。
阅读教学内容的改善要基于文本解读,而文本解读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自己用心去读。
要使教学内容对头,必须有合适的文本解读,而合适的文本解读必须站在常态的阅读状态下。
怎么才能做好文本解读呢,先要当好读者。离开了这条,其他的都没有用。老师们解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要反思自己已经习惯了的“变态”阅读取向的眼光。
(三)文本教学解读的身份:作为研究者
语文老师的第二个身份是研究者。语文老师是专业人员,因此,阅读一篇课文,要分析我为什么感动,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在哪里,这篇文章必须理解、感受的地方在哪里。
作为研究者,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关键在于理性地分析。那么,以什么作为理据分析呢?我们的建议是,依据文本体式,也就是说,你从文本体式的角度入手,回答这种体式的作品最要紧是什么。
语文老师是研究者,所以你的备课、教学,本身就包含了研究的含义,本身就需要你来学习,要和学术界沟通。
(四)文本教学解读的身份:作为语文教师
作为语文老师和作为一个研究者和作为一个读者,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语文老师要教学生学会阅读。通俗地讲,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这主要是针对优秀的经典作品。语文老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经典作品、伟大作品的敬畏精神。
第二句话,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教师要知道课文的什么地方学生不明白。很多语句看起来学生都认识,但只停留在表层信息的了解,其实他没读懂。
第三句话,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读不好”我讲的是,不能够体验,不能够欣赏。
(五)语文教师文本解读:备课备两头
教师解读课文的时候,应该有这三种身份:
第一遍,从常态读者的角度去理解、去感受。
第二遍,作为研究者作一点理性分析。这是一篇散文,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要点在哪里?这是一篇励志的散文,要点在哪里?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要点在哪里?
第三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他读得懂,什么地方他读不懂;什么地方他能感受到,什么地方他不能感受到;什么地方他觉得写得好。教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学习目标:1.把握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和教学环节的组织原则;2.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组织有效的教学环节。
(讲座正文摘抄)
(一)教学内容的僵化与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过大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两个:一个是合宜的教学内容,一个是有效的教学组织。二者之中,教学内容是居于首位的。
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问题。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可以用两句话来说,第一句是教学内容僵化。第二句话是教学内容随意性过大。
观点:语文教学内容的这两个问题,我认为,是构成语文教学几乎没什么成效,或者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语文教学的改革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入手,改变僵化和随意性过大并存的这样一种现状。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内容确定”的含义,不是指教学内容的唯一,也不是指教学内容的正确,而是强调教师在确定和选择一篇课文“教什么”和“怎么教”时,应该具有学理依据。
怎样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呢?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二是依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依据文本体式与依据学情,具有一致性。
(依体式,定终点;研学情,明起点;中间搭上两三个台阶)
1.依体式,定终点
这是什么类型的课文?(调动已知的学科相关知识)——这篇课文的特质是什么?(借助学科知识解读课文)——阅读这类小说的要点是什么?(划定规约的界限,破解“随意性”过大难题)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指的是一篇课文的核心教学内容,或者说教学目标、教学的终点,来自于这篇课文的特质,是课文最要紧的地方,是这篇课文必须理解和感受的地方。
2.研学情,明起点
一篇课文教什么呢,从文本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教学生去理解和感受这篇课文最要紧的地方。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学情的角度,简单地说,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
第二句话,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
第三句话,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关于教学的终点和起点,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恰恰是这篇课文最要紧的地方。
结论:语文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把握文本特质和学情,准确定位课堂的终点和起点;另一方面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艺术性设计。使学生平顺而巧妙地从起点到达终点。这两方面同样重要。第一个方面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的基本保障,第二个方面则是每个教师无止境的追求。
3.中间搭上两三个台阶
教学活动的设计,不是设计教师做什么,主要是设计学生做什么。
判断教学对与错,标准很简单。无论老师做什么,最后,学生理解不了的地方,理解了;感受不到的地方,感受了,就是对的。反之,不管老师做什么,学生理解、感受课文没有任何变化,那就是错的。
注:一堂课需要聚焦一个核心教学内容。在这一核心教学内容所花费的教学时间,大概是15-20分钟。
每个教学环节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内容落点”,是指学生在这个环节里的学习目标或者学习内容。
二是“学习方式”,是指在这个环节里学生怎样达成目标。一般地。一节课设计两到三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包括这两个要点(内容落点+学习方式)。
优秀教师备课就是思考三个问题:
①学生自己阅读的时候会是什么状态?起点。
②我希望学生上完这堂课以后怎么样呢?终点。
③怎么从起点到终点呢?
第二部分:共同备课工作坊
※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状态——《黄山奇松》共同备课的启示
现状:大部分教师把《黄山奇松》当作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来教,主要的教学内容有:①感受黄山松之“奇”;②学习写作方法;③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分析发现,《黄山奇松》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体式的辨认。
目的:借助此次备课,讨论语文教师在辨认体式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是怎样思考的,即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状态问题。
第一阶段:六小组汇报备课成果
第一组:关注课文内容和写法。
第二组:聚焦课文写法。
第三组:侧重课文写法。
第四组:以写作方法为目标。
第五组:内容+写法。
第六组:只形成一个方向,未能落实具体教学环节。
第二阶段:合作专家点评
一、选择这篇课文意图凸显语文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焦点不明确
阅读教学,我们教一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找一遍“奇”,找一遍“总分”,最后拼起来吗?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是存在问题的,这种问题在小学可能比较严重。我们把课文当成了一堆语言材料,这堆语言材料里有什么,我们就抓什么,我们没有把课文当成一个完整的篇章来理解。二者差别很大。
(二)教学重点不清晰
我们的教学是这么回事呢?1分钟到2分钟提到这个点,下个1分钟到2分钟提到那个点,再1分钟到2分钟又提到下一个点。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状况。老师们一定要区分,一堂课上什么内容是提到的,什么内容是要教的。老师上课提到很多内容点,但是提到的内容就是教了吗?教学是不是就是提到一下?
(三)教学内容不精准
总结:通过《黄山奇松》的备课,可以发现三种问题:
第一,教课文,就是把课文全部找一遍,而且是带着各种目的地找一遍。
第二,教学时,在课文里到处抠一点。不同的老师抠到的内容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不同小组的教学重点不一样。
第三,抠到的内容,也不一定对。其实还应该再加一个情况,只要是类似的课文,二年级你会教这些点,三年级也会提到这些点,四年级你差不多提到的还是这些点,五年级、六年级,教的内容都差不多。
二、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课文
(一)描写?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这篇文章不是强调黄山松如何奇特的描写性文章,而是介绍性文章,介绍黄山的奇松的文章。
(二)向谁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这篇课是在向宾客、游人和游客介绍。第一种,没有到过黄山、不了解黄山奇松的人,还有一种,到了黄山,但是对黄山的奇松视而不见的人。
(三)用什么办法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其实就是导游解说时用的办法,叫外形描摹。书面语体,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
(四)用外形描摹的办法,用书面语体,我们读了以后会有什么感受呢?
这篇课文就是要让读者留下黄山奇松的感观印象,吸引游人前去参观。
三、备课成果小结
第一,这是一篇介绍黄山奇松的文章,是介绍性的文章
第二,这篇文章是向游客介绍黄山松的。
第三,这篇文章用的是外形描摹,类似导游解说的表述方式。
第四,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给人以形象性的感观印象。
四、本次备课暴露的问题
第一,先有“认识”,再寻找“证据”的解读流程。
第二,语文教师“认知图式”的贫乏。
究其原因,语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存在的问题是,不顾文类的多样性,按照贫乏的“认知图示”生产“认知”,再依据这样没有经过理据审视的“认识”,去文本中寻找“证据”。
※体式:文本内容和形式交涉处——《花脸》共同备课的启示
现状:根据整理,《花脸》较为集中的教学内容有五个:①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的线索;②了解关于花脸的知识;③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④通过细节的描写,体验作者的情感;⑤理解课文的主题或内涵。
目的:此次备课,以散文《花脸》为例,讨论如何依据“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讨论“课文里有什么”
老师们的备课状态是在“找”课文里“有什么”。彼此交流的内容都是补充这篇课文里有什么,试图穷尽这篇课文中所有的“点”。这个“点”既包括文本的形式,写作方法,如顺叙、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包括课文的内容,如脸谱的知识、作者的情感等等。
由此可见,大家对要讨论的“文本体式”理解不足。课文的“’文本体式”,简单地说,不是“这篇课文有什么”,而是“这篇课文的什么才是关键”。所以,下面的讨论需要向“这篇课文的关键处”推进。
第二阶段:区分“课文有什么”和“课文的关键处”
阅读教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在课文中教语文知识的教学。
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的作用体现在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选择“教什么”,是要根据作为完整的“语篇”,根据这篇课文的关键处来确定的。
“读懂”,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没有生字生词,而是指对课文,比如该有体验的地方,学生要能够“感同身受”,不能只停留在认知层面。“读懂”不仅仅指认知方面,还包括感受和体验。
第三阶段:讨论为什么选择教这个
第四阶段:确定教学目标——读出童趣
课文中的“童趣”,不是指这件事本身的有趣,准确地说,应该是这件事在这种记叙方式中呈现出的童趣。阅读教学中教童趣,就是要读出这种记叙方式中这件事的有趣来。
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的。这个视角就与我们所感受到的童趣密切相关。这篇课文,不是用大人的眼光所看出来的有趣,而是用孩子的眼光讲述那段经历。
第五阶段:关于描写的讨论
散文是主观(情感)言语的表达方式。
读懂散文中的情感,不是去概括情感,而是体验到更多细腻的情绪。
第六阶段:确定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顺序
教“顺叙”,是要促进学生的阅读还是写作?能够在哪方面促进阅读或写作?这一知识对这篇节选的课文适用吗?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我们需要讨论,用什么标准认定学生的复述,以达到把握“顺序”的要求。
第七阶段:教学环节设计的讨论
问题研讨
(一)“文体”是作家精心构筑的话语秩序
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文体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感觉方式、体验方式、思维方式、精神结构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
文体从呈现层面看,是指文体的话语秩序、话语规范、话语特点,但其背后会有丰富的人文内容。也可以说,文体问题主要是形式问题。
(二)文本的关键处就是内容和形式的交涉部
备课状态反思
反思一: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其状态应该从个人的主观判断,转向对课文关键处和学生理解困难处的分析。
反思二:教师对课文关键处和困难处的分析,应该从内容和形式的割裂状态,转向发现文本内容和形式的交涉处。
反思三:对“为什么选择这一内容”的思考,教师的状态应该从对经验的默认,转向对经验学理性地分析和审视。
※教语言:从特点的概括转向对情感的体验——《端午的鸭蛋》共同备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