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上门助浴服务,顾名思义,就是安排一个专门的小团队,携带齐全的沐浴装备,到你家里帮你洗澡。
这项服务不是最近才出来的,已经流行了好几年。普通人能生活自理,当然用不着这种服务。
它主要是为那些半失能和失能的老人,或者残障人士所提供的居家上门服务。毕竟这些人没法做到生活自理,洗澡更是一件难事情。
今天我在网上碰巧看到了这个话题,就此谈一谈。
01
哪些人需要上门助浴服务呢?
洗澡这种私密的事情,如果能自己完成,就没有人想让别人来服务自己。只是,我们信手拈来的小事,对于那些行动不方便,和长期卧床在家的老年人,这就是天大的难事。
我有一个邻居阿姨七十岁了,前阵子放学的时候下暴雨,她接孩子的路上摔倒骨折了。做完手术打上钢板一直在家休养。
前几天去阿姨家里看望她,我们顺便也聊到了洗头洗澡这个话题。幸好阿姨的闺女住得不太远,周末有空可以过来搭把手。
可是那些儿女住得远的老年人,如果遇到这种突发情况的,像骨折最少得休息三个月。如果是中风瘫痪的,或者半身不遂的病人,想要洗个澡,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02
为什么上门助浴服务会流行呢?
其一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预计到2045年,也就是再过20年,我国的老年人会超过25%。也就说走在大街上,每四个人里至少有一个老年人。
而人老了以后,各种疾病和风险会找上门来。像这种骨折瘫痪之类的疾病,不论我们多么不希望遇到,概率上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其二,很多人不喜欢靠近老年人,是因为老年人身上会散发一种难闻的“老人味”。尤其是冬天,温差大,浴室滑,老年人怕洗澡冻着了感冒得不偿失,就长时间不洗澡。
正常老年人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失能或者半失能的老年人呢?他身边可能有老伴儿照顾,像普通的穿衣吃饭,如厕等,老伴搭把手喂饭,上下床,端屎端尿没有问题。
但是给老年人洗澡,跟给小宝宝洗澡,那可不是一个难度级别。光说翻身一个人就搞不定。而且还得轻手轻脚,怕万一不小心有个闪失,加重老年人的病情。
鉴于这种心理,家里如果有一位这样的半失能老年人,家人亲自上阵都还不太放心。基本上用湿毛巾蘸水给老人擦洗就算好的了。而有的老年人,几个月甚至一年不洗澡,那也是常有的事情。
老年人新陈代谢慢,累积的死细胞堆积在一起,况且还有像腋窝和其他一些不方便清洗的部位,长年累月下来,老人身上的味道会更难闻。
这种情况下,就算有客人来看望,都尽量离老人远一点。老人自己觉得不体面,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
比如前文写过,我的奶奶在二十多年前,也是骨折瘫痪在床上。点击这里,我再也听不到半夜的哀嚎声了,心里却空落落的疼。她床上尿骚味很浓,但凡生病挂水的时候,她怕医生嫌弃,都会挪到我的床上来。
其三,就算家里人齐心协力,想抽空给老人洗个澡,也是不那么容易操作。
一方面普通家庭的卫生间比较小,如果不是经过专门的改造,没有几个家庭的卫生间,适合这样长期卧床的老年人。
理想的情况下,家里的卫生间空间上得开阔,几个人能同时容下身。洗澡的时候,温度要调整到合适的范围。还得配备一些专门适合沐浴的气垫床之类的,得几个人搭配着一起来干活。
对于中国人而言,洗澡这种私密性很强的事情,女儿给母亲清洗,儿子给父亲清洗还好,没有啥隔阂。
但是,男女有别。真实情况是,很多时候涉及到儿媳妇要照顾老公公,儿子要照顾老母亲。给异性洗澡多少有些不方便。
老年人自己也爱面子,心里多少会有膈应,难免有些难堪,抹不开面子。宁愿不洗澡,也不去麻烦身边人。
03
给失能老人洗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很多因病卧床的老年人,也非常渴望着好好地洗个澡,有的甚至到了快跟这个世界告别了,都满足不了这个心愿。
而现在流行的助浴服务,就像一场及时雨,极大地解决了老人的难言之隐,又为年轻人去尽了孝道。
这个团队里至少有一个精通护理学的专业人士,他得有能力应对各种潜在的突发状况。还得有两个身强力壮的工作人员。在挪动老人的时候,有力气平缓地过渡,减轻对老人身体上的伤害。
最后一点就是,他们携带的装备是专门为卧床的病人量身定做的,整个服务过程中会清洗到每一个部位,为身体来一次彻底地沐浴。
最让人放心的是专业度,让老人能安心地享受到有尊严的服务,这些赛过了任何物质上的享受。
当然,能让老年人享受到这一服务的,还是得靠儿女来买单。而且,一个冬天算下来,也是一笔额外的开销。
如果二十多年就有了这项服务,我奶奶说不定能享受得到。毕竟5个子女一起分担,经济压力会小很多。
04
照顾好自己,最为重要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最怕的不是头发花白,皱纹满脸,步履蹒跚。我们害怕的是,有一天自己的身体,不受自己控制。日常起居的小事,变成了困扰我们的大事。
万一老了,摔着骨折了不能动了,到时候说不定我也会选择上门助浴服务。但愿这一天来得越晚越好,或者压根就用不到。
随着人口的老年化,相信未来这种居家养老配套的各种服务,会越来越成熟。
现在啥也不说了,趁着还没老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下两条法则。第一多为自己攒点钱,第二平时多锻炼身体,把身体素质搞好,尽量少生病,尽可能保持生活自理能力,少去麻烦任何人。
除此之外,别无二法。
可可在此问一下,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留言。
01 扎心了,ICU病房里的生死抉择,是倾其所有,还是甘愿放弃呢?
04 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这本书《我去养老院了》道尽了:父母与子女的悲欢离合
05 普通人万一生大病了怎么办?这本权威医学书籍,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建议收藏)
06 如何面对日渐老去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