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给自己下定义,说自己是一个具有什么样性格,什么样秉性的人。尤其听到善于用内向、不爱说话,倔强、死板等词汇形容自己的人,描述的仿佛这些特点与生俱来,上天所定。
阿德勒说“人的性格和秉性”其实是人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人在面对生活中事情时所选择的“思考或行为的倾向”。
“某人如何看待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
“而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大概在10岁我们就主动或被动的选择了一个生活方式”。
(一)
十岁,我对自己还一无所知,那么这个方式肯定是在许多外界因素影响碰撞下产生的,比如家庭环境、校园经历、社会整体环境(文化)。再细致一点,父母的生活方式,社会的父权主义等都会直接影响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说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可能直接无意识的继承了父母的行为方式、思考逻辑。
回想起,我与母亲的生活方式就十分相似。
但是这种生活方式,也就是以前我描述自己为具有内向、敏感性格的人,是我所不喜欢,不满意,也很想改变的。因为我一直都想要做一个乐观开朗大方不畏手畏脚的人。对自己不满、又不知如何改变、又羡慕别人的过程充满痛苦、纠结与内耗。
而今天阿德勒告诉我,你所谓的性格,其实是你赋予每件事情意义的方式,所汇集起来形成的你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面对每一件小事的时候,都重新选择自己思考与行为的方式,就可以朝我“理想中的我”更进一步。
(二)
我用这个理论去思考了我对微信聊天内容的理解
为什么说微信文字聊天会容易产生误读呢?因为读到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赋予它情绪。
比如“这件事情你做的不对,你要.....做”,我以前的思维方式会给这句话附加上“生气、批评、指责”等情绪,这种思维会带来什么呢?
不回消息、说话声音大=生气、不喜欢
语气直爽=愤怒、指责
这种解读方式会让我自己处在一个情绪嘈杂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可能一会儿有响彻云霄的尖叫表达愤怒,一会儿周围都是巨大的黑影把我围在里面指指点点。最典型的特征是,在这个世界里我是一个无助、弱小、没有任何能力的孩子,永远处在惴惴不安、恐惧害怕的情绪中,哪怕偶尔的开心都来自“大人们”的表扬。
外在表现是发信息渴望秒回,做事渴望得到表扬,归结起性格来:就是敏感
那能不能不这么想?
当然可以,专注于对方文字表达的事情上。
比如文字说你要怎么做,就只是在给我传授做这件事更合理的方法。仅此,你的思考也要仅此。
(三)
刚开始肯定很难做到,因为要从二十几年的思考习惯中挣脱出来肯定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有无数的事件可以锻炼,强化。而且当你从情绪中挣脱出来的时候,你反倒能够切实的对文字产生思考,能够看到文字表达的事情是什么,也就是你开始活在了由事件组成的安全的世界里,别人的文字只是有待你去解决回复的事件,你是一个有能力,有自我的成年人。
阿德勒说如果真正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至少要花费你年龄一半的时间,因为年龄越大,惯性越大。但是,只要能够每天都朝着“理想的自己”前进一点,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
一起试试呀,看看女足,那不到最后一刻永不放弃的劲头,也给了我无限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