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月未全满原创,欢迎原文转发。任何平台转载请简信联系本人。)
月亮和美酒,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两个大主题。历朝历代,无数骚人墨客都曾经吟风弄月、把酒问月,而诗仙李白(公元701-762年),跟酒、月的缘分不可谓不深——其一生留下差不多1000首诗,其中写到酒的有170篇,写到月亮的就有300多篇。
李白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其诗歌想象神奇、变化万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风格雄奇飘逸。对李白的诗歌,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高评,这就不得不略提下诗仙那怀才不遇的一生。
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年少时其曾拥有激昂的政治热情——“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在长安供奉翰林时,其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失意而去继续漂泊;安史之乱后他曾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在永王与肃宗帝位之争兵败后,其受牵累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附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后去世。
在政治热情受到现实的冲撞时,李白的万丈雄心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多少个夜晚,他把酒当歌、对月长吟,此时他便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壮志不得酬的忧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作于744年即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前夕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744年,《把酒问月》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约作于744-753年,具体年代不详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752年,《将进酒》
李白的一生,嗜酒成性是出名的,故有“醉仙”之称。杜甫也曾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品读李白诗作,像他的“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月下独酌.其二》),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酒味。
742年,即天宝初年,李白入长安前,高歌纵酒,怀才自负,写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742年初入长安,他志得意满,写下: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744年,此时李白被“赐金放还”,被变相撵出长安。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艰难,满怀愤慨写下:
749年,李白诗中自画其像,高度概括了他游戏人间及时行乐的生活,那就是吃喝玩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论吃论喝,李白尝尽了人间的美酒美味: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726年,《金陵酒肆留别》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年代不详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744年离京前饯行时,《行路难.其一》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744年离京后,《梁园吟》
752年,李白离京已达8年之久,志士惜日短,壮志不得酬,诗人在极度压抑中由愤懑转化为狂放: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753年秋,他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他挥笔写下: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对于月亮,李白更是情思浪漫、视野开阔,名句读来令人舒畅陶醉。
小时候,天真烂漫,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长大了,豪情满怀,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知己难求,孤独了,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半生漂泊,思乡了,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写月亮漂亮,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月亮多情,是“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写豪迈,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写婉约,是“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写感慨,则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他写了一辈子月亮,给儿子取名字都叫“明月奴”,所以李白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人们都要编故事说,“(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捉月而死。”即他是喝醉了酒,醉中在船上爱江中皎洁月影,以手于江水中戏弄月影而翻身落水溺死。
对此杜甫冥冥之中仿佛有预感。他在“三夜频梦”李白之际,作《梦李白二首》,反复提出自己的担心:“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种担心不能说事出无因,因为杜甫深知李白嗜酒,也知李白晚年正“病起暮江滨”。
这样看来,李白和美酒月亮,真是生死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