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自生·上路
----张文质写作研修班总结
我很困惑,最近一年多写文章的时候,总会感觉到文字的生涩,难以表达。参加完张老师的学习班之后,我发现,原来文字也是有生命力的。急躁、烦乱的心情很难写出平静的文字,很难表达想要的预期。正如张老师所说,“写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要写出好的文字,就必须有很好的生命状态。只有内心获得精彩,才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写作就是生命状态的呈现。
缝合
张老师说:“要有勇气回到起点,回到比较低的,也是最真实的起点,把自己变成学习者,初学者,习作者,从这里出发。”
这句话,让我的心有了触动。这是九月份听到的最暖心,最激动地话语。在“郭坤老师被下课”事件之前,我被“杯酒释兵权”。我是一个领导很头疼,一个什么冲动事情也会做的人。也许,为了我离开学校,领导已经谋划了很久,只是没有足够的理由。今年,领导打着晋升职称的旗号,又美其名曰培养,我被流放到了“小美国”。
为什么说小?这个学校总共29个学生,其中附属幼儿园10人,剩下的就是小学的学生。为什么是美国呢?不是说这个学校实力有多强,多霸道,横行教育领域,而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奇葩组合。不是组合,而是有意的安排。这个学校是我所在区域老师流放的地方。所有不被领导待见的老师,都会被威胁,或者真实的发配到这个地方。我的被流放,引起了家长的不满,他们找过校方,可是,于事无补。我的被流放,成为了这个小地方的饭后谈资。很多不认识的人都为我鸣不平。我的心也乱了。从被谈话、通知流放的地方,到参加研修班。我的心都是死灰一般。我没有再一次努力的勇气,我没有说服自己的理由
我一直偷偷地努力着,一直潜心的研究着我的学生。领导们可以“杯酒释兵权”,却无法改变我在学生中的地位,无法改变我在老百姓口中的形象,无法改变正直善良同事对于我的认可。我很遗憾的是,我刚有思路的教育诊疗探索,就这么被停止。我和学生的美好约定化为泡影。想起我的努力,看看现实的自己,我每一天晚上都给自己打气,每一天早晨面对现实打回原形。我看不到,该向哪个方向努力?很多亲人、好友都在不断地做工作。我却无法释怀。
张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清醒。我必须有勇气回到教育的起点。我现在处在教育的最原始的地方,教育最落后的一级。我的学生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有多半还是父母离异。我又是一个十年初中的数学老师,回归到教育的起始点,进行一年级的教学。就如张老师所说,把自己变成一个学习者、初学者和习作者,从这里出发。
我要在这偏僻的地方,践行张老师的生命教育。我要让我的教育“回归生命、回归童年”。张老师在“写作的教育学意义”中说道,:“写作是一种自我的觉醒;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提撕自己;逼自己一把;远离对你写作构成危害的人和事。”我会遵循张老师的教诲,用笔记录在这个地方的所思所虑,用笔让自己成长。虽然身边还没有师傅,远方还没有导师,但心中却有偶像。这个偶像就向光一样,让我在黑暗中看到希望。我也在这个地方可以守护这些若是孩子的童年,守住我的教育良心。
张老师说:“教育是对自己的寻找,对于自我的建构;找到自我的突破口;寻找生命的意义;阅读的重要,阅读本身比阅读更重要;教师要讲故事,回顾自己的生命故事,不断回看。”
教育是自我寻找,自我建构。我就不能堕落,不能放弃,而是用行动积极的探索,构建一个内心善良,心中有光的老师。我要构建一个让每一个我的学生受益的老师。生命的意义不是行政的认可,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向上的人,做一个有教育良知的老师。我要用我的行动推动这些弱势孩子的阅读,让他们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让校园中看到读课外书的场景。
到了偏远的地方,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少了很多的行政干预,少了许多的检查。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会看我的生命故事。正如文质老师说的,“不断的在童年的经历里,获得对生命的宽恕。”我会按照文质老师所言,认真的读几本书,读透。不断地写作,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分享,终身保持一个思考者的存在。让阅读、写作、思考成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想到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把海子的诗稍作改动,作为一个结尾:
《面向大山,神清气爽》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读书,写作,教学与思考
从明天起,关心学生和家人
我有一间教室,面朝荒原,鸡鸣狗吠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向大山,神清气爽
自生
钟杰老师的成长并没有“富二代”、“官二代”等优越的条件,甚至有比大多数人更糟糕的童年生活环境。这样,钟老师的成功会让很多类似的底层人有了向上的愿望。钟杰老师说过一句话,“我不努力出去,在那个环境,也会变成一个骂街的泼妇”。她对于生活环境有着很清楚的认识,而且有着很明确的追求更好生活的目标。钟老师为什么能够成功的逃脱她不想生活的地方呢?她的大量阅读,让她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偶像,让她能够看到自己和环境的不同。
现在,我在这个偏远的地方。如果再不努力,就会和其他的老师一样,等着退休而已。这个环境中,没有一个志同道合者,没有一个努力上进的,大家都是混面钱而已。没有了竞争,彻底就是一潭死水。没有竞争,没有希望的生活是可怕的。我要抓住在这个偏远地方没有人打扰的最好时机,好好地补偿一下曾今欠下的阅读债。我也读过一些小说,纯粹是一种消遣时间的工具,从来没有从小说中汲取正面的能量。我发现个人要从逼仄的生活环境跳出来,就必须有大量的阅读作为支撑,尤其是有自己特别喜欢,也特别熟悉的经典小说作为支撑。我很羡慕把小说读的滚瓜烂熟的人。小说的人物似乎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似乎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读书,每一年就要有几本书读到融入你的生活中为止。
当在一个环境中,我们的想法和决定会受到别人的影响。我们总会认为,我们如果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如果我们追求想要的生活,别人会怎么议论?如果我们这么做,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我们本来很有惰性,不愿意改变舒适的环境,再有了这种考虑别人的借口,我们只好永远处于安逸的状态。生活永远是自己,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放开思想的束缚,多为自己考虑,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正如钟杰老师所说:“我就这样,别人爱咋咋的。”
“写课堂(观察课堂,用心课堂),写学生(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写校园(教育无处不在),写行走(人生处处皆风景),写生活(生活如此美丽)”。在钟杰老师的眼中,到处都有可写的东西。钟杰老师所提到的这些场所,我们经常出入,经常在这里滚爬摸打,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从这些地方写出东西呢?我们缺少的是一种主动,一种思考,一种对于平常时间的敏锐的观察。越是艰难的处境,越让人容易融入恶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能自我拯救,也就是读书写作而已。
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忽视钟老师所说的“追求优雅的生活”。优雅的生活让我们始终处于追逐的过程。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被时代潮流所抛弃。作为老师,我们不能站在神坛上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向钟杰老师一样追剧,一样了解学生喜欢的东西。写作的文字再也不能够信马由缰,而是主题化。写作的文章要具有可操作性,有故事,有情节,能落实。
伤口已经缝合,剩下的就是自我的恢复,自我的生长。我希望能够向钟老师一样活得坦荡,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上路
平台很重要,能够成就一个人。但是,当你没有办法选择,很好的平台成就自己的时候,正如明霞老师老师所说“我们自己发光”。我要做自己的太阳,而不要做别人的月亮。任何时候,都要自带光芒。有光的人,到什么地方都会发光。
明霞老师的写作之道,也是一种做人之道。活得真实,待人真诚,交往真情。只有我们有堂堂正正的做了,才能够如明霞老师所说“真实(不虚构,记录真实的教育生活),真诚(不虚伪)真诚平等的交流,真情(不造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追求自己想要生活得道路上,我会把明霞老师的写作之道记在心间,随时鞭策自己。
明霞老师也谈到了她有过艰难的时候,可是,她的文字一直是很励志,很阳光的。我们很难从她的文字中读出抱怨。这种在困境中,还能够看到光芒的人,也许就是菩萨般心肠的人能够做到。我非常羡慕明霞老师的,在困境中的,换角度看到积极一面的思维,也不把负面的情绪传递出来。我会在写作的道路中,谨记明霞老师的写作之道----“不抱怨——不是对现实不良现象的不满,而是积极面对;不阴暗——不是看不到阴暗面,而是内心充满阳光;不琐碎——不是远离教育生活细节,而是眼光长远;不庸俗——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言语尽量洁净美好。”
明霞老师认真地记录课堂,认真研究课堂,为我指明了一条坚持的道路。老师的价值就是在课堂上实现,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现。用我稚嫩的笔,记录发生在学校、家庭中所思所想,让生活在记录中找到突围。
现在,我更加相信了,只要心中有光,手中有笔和书,大脑有思考,一定会突破困境,寻找到我的逃逸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