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入书坑后,剁手项目多了一个买书,购物网站当当仅次于淘宝,隔三差五的会去浏览一番,除了被种草后精准查询购买,也常常在网站上溜达,不得不说自从全民阅读概念提出后,这十来年除了身边的阅读氛围变浓,也直接影响了购书网站,界面更优化,功能更强大,分类更细,其中最显眼的也是最热门分类的就是童书,为了便于查索还按照年龄0-14岁分了4个阶段,每个年龄段的书也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虽然并不觉得这样的年龄分段就是全面的权威的,但至少由此可以看出编辑,营销,甚至写作者所关注的群体,让我疑惑的是14岁后就再也没有清晰的年龄分段,是否意味着14岁到18岁就能读成人文学或者还是读儿童文学,这样的疑惑贯穿了给侄子介绍书那几年,没有从小阅读习惯的侄子,低幼的不喜欢看,儿童文学一下子也吸引不了,成人文学更不用说了,读不进去。那到底推荐什么书呢?留意了一下他看过的一些书,网络连载小说,校园小说,玄幻,魔幻,言情,而在当当上把这一类都归在了青春文学。读初高中的时候我也看过这类书,现在回想起来大多都是爱情类,空洞虚幻,一些浮华的词藻堆砌,青少年时期心理生理变化明显,纠结着种种烦恼,迷茫又困惑,这些青春文学放大了本就情感丰富,敏感脆弱的心灵。可青春期不光是对异性和爱情的憧憬,也不光是对生活学习的吐槽,还有对自我认知,世界的探索欲,这些都在加剧,却没有更好的渠道和出口,这么重要的时期,迈向成人世界的过渡时期,被掩盖在做不完的试卷和考不完的试,那些所谓的青春文学也只是暂时的避风港。
那到底什么样的书适合青春期又未成年的孩子们呢?让他们成年也成人,打开眼界与心智呢?不仅能体会到真实的生活,还能思考世界。
看过出版广角的一篇旧文章,专门研究讨论关于我国青少年文学(13-17)发展现状,比起其它年龄段的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硕果累累,青少年文学很明显门庭冷落车马稀,可青少年的阅读量却在每年增长,市面上的书从品质到数量都无法满足现代青少年的需求。非常幸运的是21世纪出版社的出版人们,并没有简单归类于儿童文学,而是持续关注着这个群体,并一直做着尝试,打破创作与出版者困境——把握不准当代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需求,走出市场上青春文学商业化迎合物质主义和消费娱乐精神的迷雾,重新拾起青少年小说“成长”内核。
现如今回头来看,这几年成长类小说确实蓬勃发展,孩子们可看的书越来越多,可依旧无法满足13-17这个特殊群体个性化阅读需求。这时候出版人们借鉴了欧美早已成熟的方式,并在16年引进了美国麦克米伦出版集团Y A书系(yong adult literature),这个书系早在30,40年代形成独立的板块,在尊重和理解青少年的前提下创作出大量文学作品,有生命的美好却也不惧怕生活的重量。
而我直到去年才开始听说并读到YA书系,感谢圈里书友们的推荐哈哈,其中这本出版于2015年的《宠爱珍娜》印象最深刻,也最想去探讨的一本。
故事梗概:
一场车祸几乎夺去珍娜十七岁的生命,昏迷一年之后,她醒了过来。可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好像全都忘了。父母给她看从小到大的录影资料,随着记忆的渐渐恢复,一个惊世骇俗的真相浮出水面—— 在她生命垂危之际,无论如何也不愿失去爱女的父母借助基因工程技术,用生物凝胶“制造”出了另一个珍娜,相对于原来的珍娜,只有百分之十的大脑存活于“新”珍娜的身体里。珍娜觉得自己是一个人造的非法的怪物,她无法理解父母的做法,即使以爱的名义也拒绝接受。百分之十,这能算是活着吗?还有灵魂——“给我看看!哪儿?你把我的灵魂安顿在哪儿了呢?”珍娜的苦苦逼问引发出了对爱、人伦、科技发展的未来的种种思考。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出心智成熟,人格独立的孩子,可如何培养呢?大人们自己也常常充满各种问题,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心身疲惫,无力无暇应对。既然前面提到Y A书系是专门给13-17成年未满,青春正旺的孩子们的,那就从这个角度来看看《宠爱珍娜》能让这群隐形读者们读到什么?
与父母
你的父母爱你吗?爱到底能深到什么程度?
17岁的珍娜,是父母两次流产后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从小备受珍爱,成长记录的光盘就有好几千个小时,最早记录甚至是在妈妈肚子里,这其中的爱的浓厚,可见一斑。甚至在珍娜发生意外去世后,还利用高科技复活了珍娜。
那以前的珍娜呢?她又是如何看待这份爱的?
故事的一开始就是复活后珍娜的视角,而作者让我们透过珍娜的视角,一点点进入故事,正是那些爱的证明光盘,让我们看到珍娜在这份爱中,那些细微的变化。
十岁的珍娜生活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活力,耀眼。
十二岁的珍娜依旧被深爱笼罩,祈求妈妈关掉摄像机,脸上呈现出这份爱给她的分量。
十四岁的珍娜习惯着无时无刻的记录,似乎对深爱缴械投降,却跑到镜头的最远方。
十六岁的珍娜,也是最后的记录,这一节应该是最能道出爱中长大青少年心声,他们不缺爱,可爱的太多也是一种控制,是窒息,密不透风的关注,只能逃离。
复活后珍娜,理解这一切,却发现依旧在父母的掌控中,新生的她努力做珍娜以前没机会做到的事情——认识自己找到自己。
我是谁?
这本书从科技与心灵两个角度去探讨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我是谁?
两者我都很喜欢,即拓宽了对世界的认知,又在加深了对自我的探索。
珍娜的父母借助最新的基因工程技术,用生物凝胶和仅剩的百分之十大脑制造出新的珍娜,那她还算是真正的人类吗?是一个新生命还是旧生命的延续?科技与伦理的界限如何设定?由谁来设定?人类对科技的依赖和利用是否会丢失人性?科技的发展让人活的更久更健康,让生活更便利,可由此带来的那些不好的一面呢?
十几岁的孩子是面向未来的,也许上面的问题不一定有答案,可却有机会开始思考,面向世界的窗户又展开了一度,青春期的困惑迷茫是不是就冲淡了一点呢?
当然作者并不是主要来和我们探讨科技的,而更想探讨人一生都在追寻的东西——什么是自我?存在的意义?
宛如新生儿的新的珍娜,切切实实的带着我们经历了一遍。
对事物的看法,与他人的互动,如何看待不同与相同, 爱与被爱,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接纳我就是我......
人的情感丰富琐碎又复杂,却又如此真实。
可以想象青少年会产生多少共鸣和思考,原来并不是孤单着的,原来这没什么大不了,原来还可以这样想.....
最后的最后
珍娜活了两百多年,曾经保留下来的卵子与丈夫保留下来的精子,获得一个真正的人类小孩,成了母亲。
珍娜说信仰与科学是硬币的两面,中间的分割层那么薄,却又宽广得从一面无法看到另一面。
我想说人与人也是一样,看书思考,也许是那个好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