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作为第一款国产3A游戏,最近可谓是风头无两,想不了解都难。先申明一下,我并不是游戏爱好者,主要是因为我玩得太菜了。
小时候玩魂斗罗什么的,没有无限复活的话,通常过不了三关就挂掉;
魔兽、王者就更不用说,玩过几次就被所有人嫌弃;
........
但黑神话的火爆,让我都想玩两把。对于这款游戏的优秀,我就不赘述了,央视新闻公众号都有好几篇文章讲解,大家可以去看看。
我想重点提醒,对于担心孩子玩游戏上瘾的家长:
不要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当下社会,孩子接触游戏是不可避免的,不然他在同学中间就太另类】
01 家长,你到底要什么?
很多人会说,这还用问,当然是让孩子不玩游戏啊!
请问:玩游戏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不玩?
大部分家长的想法是,玩游戏会上瘾,影响学习。
所以,通常家长担心的是学习问题!
别说担心健康,太自欺欺人了!
以前我们开家长课,有位家长就问:孩子玩游戏一玩就很长时间,我担心对眼睛不好,对颈椎不好……
呸!
孩子在学校,一天学习那么长时间,你有担心过孩子的眼睛?怕孩子坐的时间长了对颈椎不好?
怎么玩会游戏,就担心健康、担心眼睛。
所以,不要自欺欺人,不要搞错目标。
谈游戏色变的家长,真的要好好想想,你是要什么?又在担心什么?先搞清楚目标,再想操作办法!想要什么都不清楚,采取的操作就注定是错!
延伸开,不只是游戏,看小说、做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都是同理。
02 教育孩子不是学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之所以难做,是因为家长和孩子关系的特殊性:
彼此非常熟悉,你一个眼神、动作对方就知道你想干什么。
你张口说,现在几点了?
孩子马上打断你,好了好了,马上就好!
这看似驴唇不对马嘴的对话,双方却非常清楚,是不是?
而且你没有继续沟通的机会
有技巧也用不上
所以,家庭教育不是学一个沟通技巧就能解决问题的。
03 家庭教育即沟通
其实教育孩子,道理很简单:堵不如疏,不要求孩子完美,而是在正向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即可。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难做?
就像《黑神话:悟空》上架前,冯骥在微博发文:
适度玩游戏,注意休息。慢慢玩,不必着急通关,反正玩完了暂时也没其他更好的选择
道理是这样,但是有多少人依然通宵、请假玩游戏,不仅是黑神话,所有的游戏都一样。因为太在乎了。
同样,家长太在乎孩子!
孩子是家长的一个巨大执着,一点波动,家长就会特别焦虑。
但是,如果你总是压抑孩子的好奇心——本来孩子只是有点好奇,家长的刻意压制和避开话题——孩子的好奇心就会变成强烈的欲望。
大家见过弹簧吧,孩子就是一个弹簧,压得越紧,最终反弹就越大。
所以,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家长要允许孩子有适当的时间去玩,甚至要主动帮孩子找一些高质量的游戏,这要远比孩子受游戏的诱惑,什么游戏都玩,要好得多。
如果家长不玩游戏,不知道聊什么,怎么办?可以请教孩子,让孩子教您怎么玩……是不是有点像恋爱时怎么追求女孩子
前提是家长觉得孩子玩游戏没什么不好!否则,你走近一步,孩子就本能警惕:你是不是不想让我玩…剩下的就只有对抗了!
04 总结一下:孩子只能从好到更好!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会遇到无数的问题。
每个问题都是一场“手术”。医生做手术,那也是先学习一套专业理论,再不断模拟练习,最后才能上手术台,然后才慢慢的熟练、专业……
所以,家长陪伴孩子成长,也只能在处理一个一个问题中不断修炼。而且,给孩子“动手术”是没有练习的机会,只能上手实操。
那么就要考虑:
你跟孩子沟通(教育孩子),依据(理论)是什么?清晰吗?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知道问题的因果规律吗?如果不知道,岂不是瞎做?
如果有理论、明确因果规律,再跟孩子沟通:
知道怎么说话孩子能听吗?
你说的话,孩子照着做,结果真的会好吗?
这些想清楚,然后再去处理,才能解决好,并且解决一个就安心一点。最后把所有事情理顺,孩子也学到这种思维,能开心、独立地生活和学习时,就自然不担心、焦虑孩子的问题了,这才是真正解决之道。
家庭教育,是帮孩子从好到更好的过程!只能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不断修炼!不要妄图找到一个方法,把孩子变成一个没有问题的完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