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了第二期父母课堂,仿佛才刚刚开始,却已接近尾声,老师精彩讲解、案例剖析、情绪调适、乐养技巧、作业点评,一点点拨开了我们心头的迷雾,让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思路逐渐变得明晰起来。只是越学越觉得不够,好想让老师一直带领我们、指导我们学下去,但转念一想,“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帮我们打开了这扇门,接下来就得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去实践、去探索,只要保有一颗学习的心,那么学习与成长便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如此,孩子便如此;学习如此,教育亦如此。
谈原件与复印件: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陷入“别人家的孩子”的怪圈,其实,“别人家的孩子”不是自家孩子的天敌,而是我们的心魔。“别人家孩子肯定比你用功”、“别人家的孩子肯定比你懂事。”……这些“别人家的孩子”的论点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想当然地定义出来的。而对于那些确实非常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不应该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更应该用“优秀孩子的父母”来反省自己。所以,要改复印件,先得改原件。孩子是我们的镜子,从这面镜子中我们应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孩子是上帝派来监督我们、提醒我们、完善我们的,从这点来讲,我们其实更应该感激我们的孩子。
又谈熏习:“熏习”一定是个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不知不觉中已从量变转化为质变。“熏习”本身是个中性词,是好是坏全在于我们自身的行为。想要家庭教育对孩子起到真正的好的“熏陶”作用,父母需要下真功夫,而且还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放弃每一点努力,也不要忽略每一次机遇。其实,“熏习”也是双向的,父母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熏习”着孩子,孩子同样也会用更多的正能量“熏习”滋养我们。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学习和成长空间,让我们的爱无痕,教育于无形。
再谈安心之道:教育其实就是安心之道。那么,如何安心?首先得安自己的心,才能安孩子的心。我们的心念就是万念之源。恶念带来恶果,善念带来善报。虽然身处复杂的社会,我们不得不面临生存的压力、虚荣心的作崇、名利的追逐等等,我们焦虑、烦躁,想摆脱却又深陷其中,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一方面在抵制,一方面又不自觉地附加在孩子身上。每个孩子最初降生时我们都充满了喜悦与感恩,她的第一声妈妈、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迈步都让我们欣喜与激动,那时我们的心是安宁的,在我们眼里他们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而现在,随着他们的长大,我们的爱与教育里掺入了更多的期望、更多的要求、更多的比较,于是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而我们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暴躁……,我们的心变得不再安宁。其实,万物各归其途,顺其自然就好,不要强加硬塞。而我们,更应该让教育回归本真,“真、善、美”才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给予他们最好的礼物。我们要摒弃杂念,虽然很难,但也要努力,给孩子一个纯净的天空,给予他们更多的笑脸与鼓励、爱与温暖。
教育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父母先行,修身、养性、静心,爱无痕,教育于无形。感悟一二,与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