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小记
如今发现,自己终归是回归了写作的初衷。当我不再关注阅读量和点赞量的时候,或许才算是实现了最初的想法,创作我的创作,不去取悦谁,也不去纠结什么,只管探索内心,用心帮助一个脆弱的小心灵不断成长,去面对未来更猛烈狂风暴雨……
心学日记
“黔中之有书院,自龙岗始;龙岗之与书院,自阳明先生始。”贵州有书院的历史就是从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开始的。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这段经历,每次读到都会感动到落泪。本以为先生在龙场悟道后会逃离乱世,不再过问红尘,可先生却如大梦初醒一般,更像是圣人附体一样,用圣人的思维去思考当下处境应该如何解决。
悟道以后,阳明先生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下,离开了貌似唯一避风港的山洞,而是将旁边的茅草屋推到,找苗族人、彝族人帮他一起建造了好几间房子,甚至还有凉亭,主室起名叫做“何陋轩”,这连成一片的房子便就是“龙岗书院”。
如若先生在世,也一定是我很想去追随的老师。初来龙岗上任驿丞之时,周边的土著民大部分都是苗族、彝族的少数民族,他们之间沟通困难,甚至会有很多误会。先生心中明白,他们貌似不友好,实则只是看到陌生人的闯入而感到恐惧,他不再用语言去解释什么,而是自顾自地每天唱歌、种菜、采药,他歌声欢快,很多当地人发现他看上去很有趣,也很友好,甚至会跟他一起唱歌。
这样的场景真的好美好,让我想起狮子王木法沙头顶着小辛巴与动物园所有的小动物们翩翩起舞歌唱的场景。阳明先生身上似乎有一种光芒,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温暖的、光明的。他有时候会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喃喃地说着什么,一群人围着他却听不懂说的是什么,但这种语言的阻碍在阳明先生开始讲学开始便逐渐消失。
龙岗书院正式讲学后,很多少数民族的人也会来听课,学会了汉语的发音和释义,这就是阳明先生有魅力的地方,仅仅用心去体会,就能让很多隔阂迎刃而解,如春风化雨般,让所有人善良的一面冰封融化出来,让原本恶劣、荒凉的地方变得春光和煦般美丽。
后来阳明先生做了很多官位,但他最爱的还是讲学。据说,他在战场打仗的时候还会抽时间在附近区域讲学,而且只要有讲学,他的徒弟们都会从五湖四海赶来听课,他最爱的徒弟徐爱更是放弃考试,听到阳明先生来讲学都会不远万里而来。当然,这除了对先生的敬重外,还有当时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的矛盾等文化缘由,就不再深究了。
当今,不用说阳明先生这样的圣人,甚至连一个像样的书院都不曾见过,也可能我还是见识浅薄,即使圣人不常有,但风正气清的书院总会有的。
一日总结
始终心怀阳光,始终积极向上,相信,我朝向的地方一定会有出路,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