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和一位年轻同事聊天,他说看不懂文学作品,他说的并非诗歌,而是在我看来是明白如话的散文,我有点惊讶。
散文不好懂,那小说应该不难懂吧?我想起有位文友曾对我说看不懂某位老师的作品,我也感觉有些似懂非懂,卡夫卡的小说则是公认的难懂。
我们都知道应该阅读经典名著,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而且有些经典作品我们为什么看不懂,或者只看到了表面的简单故事,别人却能看出它背后的深意?
对此我也有困惑,近年看过一些阅读方法的书,但大多针对实用类图书,不适用于文学书。
最近读了一本书,才明白原来文学作品甚至是伟大文学作品也是有"套路"的。年轻同事之所以看不懂文学书,文友包括我自己看不懂某些作品,其实就是因为不懂这个。
这本书名为《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作者托马斯•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文学教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他的文学公开课在美国广受欢迎。
《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是托马斯•福斯特专为青少年和文学爱好者打造的文学阅读指南。全书共19节,每节都很简短,而且文字轻松幽默,读来轻松,读后颇受启发
19堂生动有趣的文学课,简洁轻松的文学书阅读指南,有文学理论但没有令人生畏的术语,是文学鉴赏却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这就是托马斯•福斯特的《文学课》,读完这本书,就像阿里巴巴念出了芝麻开门的咒语,文学作品蕴藏宝贝的大门在我们眼前徐徐打开。
隐喻,是打开文学大门的金钥匙
见我惊讶,年轻同事解释说他当然理解词句的意思,但他知道在文学作品中并非这个意思。
文友说的某老师的小说之所以难懂,我想是因为其中很多都有寓言化色彩,采用了象征或者隐喻的手法。
文学作品最忌直白,因此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作品都是运用了象征或隐喻手法的,只是程度的深浅。
因为有了象征和隐喻,词句甚至整篇文章就都不再是它表面所表达的意义,这大概就是造成文学作品难懂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些文学作品有明显的象征和隐喻指向。如《伊索寓言》等明确的寓言,《哈利.波特》、《西游记》等神怪魔幻小说,卡夫卡的《变形记》等等。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它们是有象征意味的。
比如神怪小说,我们都知道是用神仙鬼怪来象征人间,但具体象征人间的什么呢?
《西游记》里的妖怪象征什么?有人说象征邪恶,有人说象征艰难险阻。但托马斯•福斯特告诉我们,
"探险的真正理由永远是认识自我。"
从这个角度再去看《西游记》和许多探险历险记小说,你会对这些作品有更多的发现更深的认识。
"吸血鬼"象征什么?《文学课》告诉我们它可以象征一切为了自己利用和牺牲他人的人。这样的"吸血鬼"有可能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还有些文学作品,则是在平常生活的叙述描写中隐含象征意义的。
《文学课》中有个例子,一个16岁男孩去商店买面包,路上遇到各种烦心事,平淡无奇的一个故事,托马斯•福斯特告诉我们这居然象征着"骑士遇到敌人",象征着一次探险经历。
前面讲了每次探险都与认识自我有关,这里又告诉我们每次平常的旅行都可能是一次探险。
有点脑洞大开吧?文学本就强调想象力,但这想象并不只是单纯的形象联想,还包括思想本质的联想与思考。
在讲解这些"套路"的同时,托马斯•福斯特还告诉我们一条重要的原则:
"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利贝利•费恩历险记》"。
这话听着耳熟吧,在这里他强调的是我们要努力找到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但这个象征并没有确定的标准的答案。
你把《西游记》里的妖怪看成邪恶看成困难也完全可以。关于《哈利贝利•费恩历险记》河流的象征意义,托马斯•福斯特这样解释
"每个读者都会把自己以往的经验,带到故事里:读过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自己关心的人和事、自己的身份等。所以,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需要每个读者自己去决定,而且,每个人的想法都有道理。"隐喻,是打开文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但最终能获得什么宝藏则取决于你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这是我听过最有意思的回答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因为大家都说好,因为它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检验……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也都有道理,在《文学课》里,我听到了一个最有意思的回答。
托马斯•福斯特认为:
"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文学"
所以,你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在其中寻找自己的"老朋友",问问自己"在哪儿见过他?"
当然,这需要你有足够大的阅读量,可是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书籍,你可能仍然感到很是茫然。
别急,托马斯•福斯特告诉你有诀窍。
这个诀窍就是熟读经典。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脱胎于其他的文学作品"
这里的文学作品当然包罗万象,小说,剧本,诗歌以及电影、电视甚至是歌词、广告及各种新媒体文学。
但明智的作家通常会选择大家熟知的作品,因为"旧瓶装新酒"容易获得读者的共鸣,也会让作品更有深度。
经典就成了作家们的首选,因为它代代相传,已深入读者内心。
《文学课》里介绍了西方文学的几大主要来源:莎士比亚、圣经、童话、希腊神话。我们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熟读这些经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西方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都是西方文学的经典,或者说经典中的经典,托马斯•福斯特称它们都是"神话",我觉得很有意思。
当然,他所说的"神话"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神话。
"在本书里,'神话'指的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有助于人们了解物理、哲学、数学或者化学无法解释的东西。这种解释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这些故事构成了群体记忆的一部分,广为人知,形成了我们的文化,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文学理论原来这么好玩
《文学课》书里有这样几节:《也关风雨也关情》、《地理环境至关重要》、《伟大的"烙印"》、《失明自有失明的道理》、《那绝不仅仅是心脏病,也绝不仅仅是疾病》。
看标题就感觉有意思,读完后,猛然想到这不是我们学过的文学理论吗?
学生时代语文老师教我们分析文学作品时,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的作用都是必提的。
散文诗歌也强调景情交融,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更不会为写景而写景,春天象征美好象征青春,冬天象征萧索象征死亡,雨是最多情的,狂风暴雨则往往预示着有重大变故发生等等。
读者也会自然而然受到环境描写的感染,但跳出来才能看出更深的含义。
如狄更斯的《圣诞颂歌》为什么一开头就描写伦敦街头的大雾,当然不只因为伦敦是有名的"雾都",而是象征主人公的内心迷失了方向。
外貌描写的作用更不用说了。《文学课》里举了几个特别的例子,驼背和奇丑的卡西莫多,俄狄浦斯受伤后又失明,《小妇人》中贝斯.马奇患猩红热并最终因心脏病去世。
这些人物特别的体貌特征,与伤痛、疾病、残疾有关,而伤痛、疾病、残疾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如失明,
"当'失明'这一要素出现在故事中时,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发生。"
善良的贝斯.马奇死于心碎,她不好的心脏反衬的是她姐妹的自私,卡西莫多的奇丑则反出是他心灵的大美和红衣主教心灵的丑陋。
时代背景的分析也是语文老师经常讲的,但我们阅读时常常忘了,而习惯用现在的目光去看待一些经典文学作品。
这当然有必要,但如果过于强调这个就会忽略它的魅力,那就太可惜了。
如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如果你用今人的目光去看它,就会觉得里面充斥着暴力血腥与种种不可思议,但如果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会收获很多有用的东西。
《"在哪见过他"》、《不明白?那也许是来自莎士比亚》、《不明白?也可能是来自<圣经>》、等章节,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阅读文学经典的意义,其中涉及了"互文性"、"母题"、"原型"等文学理论术语,但《文学课》的讲述既通俗易懂,又让人印象深刻。
对此,书中还有个非常生动的比喻:
"对我来说,文学就像一桶鳗鱼,当一条新的鳗鱼被作家创造出来时,它会摇摇摆摆的游进桶里,没错,这是一条新的鳗鱼,可是,它却拥有与桶里的鳗鱼和以前在桶里待过的鳗鱼一样的特性。"
文学理论原来也这么好玩!
《文学课》要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文学创作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这正是我们开启文学大门的钥匙。"
托马斯•福斯特在书中用浅显生动的语言给我们讲解了拿到这把钥匙的一些诀窍,如文学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互文性",阅读经典名著的意义等等。
还有我们早就了解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和时代背景分析在这本书中也都有了深入浅出和生动形象的阐述,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伟大的文学作品原来也有"套路",原来阅读文学作品也是有方法的,而且这么好玩!
虽然如此,但"套路"只是给了我们一些诀窍,并不是钥匙本身,所以我们不能迷信它更不能一味地依赖它。
"但怎样才能得到这把钥匙呢? 这和进入卡内基音乐厅是一样的,靠的是勤学苦练"
如果用采蘑菇打比方,《文学课》告诉了我们找到蘑菇的一些方法,要找到它们,我们必须自己出发自己去寻找。
"在哪儿见过他"中,托马斯•福斯特告诉我们:天下的故事都是一样的,阅读经典名著的意义就在于此。最后,他还告诉我们更重要的一点:世界上其实只有一个故事。
这是个什么故事呢?托马斯•福斯特说他不知道,这并非故弄玄虚,因为
"那是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是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故事。"
寻找这个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归根结底,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乃至创造文学作品的意义和方法都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