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三月我注册了简书,距今已经快两年了。对待它像对待我的其他朋友一样,甚至更把他当做心灵的朋友。迷茫时,我会从中汲取力量;失落时,我会从中寻找慰藉;无聊时,我会从中发现乐趣;不开心时我还会卸载它,故意不见它。不过最终我还是像它妥协了,因为我需要它。
在简书上我关注的第一个作者叫做卷毛维安,虽然我不曾认识她,但从她的文字中,我可以感受到她有趣的灵魂,而且看头像还是个美丽可爱的小姐姐呢。当时的维安还是一名中文系大三的学生呢,可能我潜意识里觉得中文系的学生都特别的才华横溢,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十分的诗情画意。因此我很喜欢她,一直默默的关注着她的作品。
维安的每一篇文章都很有质量,无论是选题还是内容,都能写进大多数人的心里,阅读量都是以千以万为单位,点赞和得到的喜欢也不计其数。
只是维安已经很久没有在简书上活跃了,最后一篇文章的更新日期是2018年10月30日。我想小姐姐一定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吧,维安的简介里多了一项已出版的个人随笔集《我们的年轻,柔软而硬气》,光是听名字,就觉得文笔很优美呢,有时间我一定会去看一看的。山水有相逢,希望还能在别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遇到可爱的你。
在简书中我还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当然我说的认识是指我认识她们。还好还有她们和我一起留在简书,陪伴每一天的日出与日落。
除了人,我还想来说一说简书的排版。曾经的简书最让我喜欢的是一打开就有七日热门或者30天热门推荐,所以我总是可以以最短的时间看到一些公认的写的很棒的文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阅读。可是现在的排版变的有些杂乱,可能是我不太习惯,每天一打开虽然仍会一些推荐,可是推荐的文章良莠不齐,有的是自我介绍,交友,有的是无聊的情感吐槽。不知道什么时候简书变成了恋爱的红娘,且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样的文章之所以层出不穷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有人希望在此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其实初心本无可厚非,但当大多数的文章都以此呈现的时候,简书恐怕也失去了意义。
最后想说的是简书的受众群体,2017年的时候我大四,不知道那是不是简书最大放异彩的时光,我觉得那个时候使用简书的人很多,因此很多文章都具有上万的阅读量,可是现在阅读量多以百位数为主调,一些大咖的也只有几千的阅读量。难道说简书的大部分受众都开始忙于生活,疲于工作,再无心无闲来浏览简书啦?还是说是因为失望主动离开,我愿意相信是前者,因为前一个是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权利。后一个则是质量的下降,才会让大量的阅读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我还是喜欢从前的简书,喜欢最初的你。
一首木心的小诗分享给你们
从前的日色变的很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
从前的简书我很喜欢
作者笔下生花
读者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