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在古诗词中十分常见,只要一出现,就泛起一股忧愁,或是「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或是「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所以西楼是一个地方吗?西面的楼?还是一种意象?为什么总跟哀愁搭边?
先来看两首非常著名的西楼词。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李清照填的《一剪梅》,黄升在《花庵词选》中将其题作「别愁」。当时,赵明诚求学在外,李清照成了闺中思妇,词里描述了一个荷花凋残、天气渐凉的初秋,花飘水流,白日独上兰舟,却嬉戏无味。为何这般百无聊赖?原来是盼着有谁能托大雁寄来丈夫的家书,词人正在月光照满的「西楼」上翘首以盼。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是李煜填的《相见欢》,咏的却是家国离别愁。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正月,李煜被俘至汴京,白衣纱帽待罪明德楼下,受了一个屈辱的封号,开始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这首词当为此时之作。幽闭的生活是无聊难捱的,昔日威风凛凛,拥红倚翠,而今冷冷清清、孑然一身。 有的是纷纷愁绪,无言是愁绪深重,心头如堵,却深陷孤院、孤家寡人,无人与之说。破国亡家、命在旦夕, 孤独和痛苦是深沉的,唯独登「西楼」,凭栏望乡,排遣愁绪。
若是实指,易安和后主的「西楼」相去甚远;若是意象,倒是同寄哀思。易安写的是怀人,后主写的是言愁。那为什么要用西楼这个意象寄托怀人言愁之情呢?
《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搂。
李益的《写情》。诗人与喜欢的女子约会,望穿秋水,奈何伊人爽约,于是失望之极。发了一句类似「从此不会再爱了,管它月亮下不下西楼」的牢骚。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的《谢亭送别》。后两句讲的是,当暮色降临,醒来时分,才知人已远去,此时,满天风雨,唯有诗人一人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这两首跟西楼有关的诗,李益讲的是相思,许浑说的是离别。总之还是一个「愁」字。
类似的,西楼这个意象,在怀人抒愁的的诗词中被运用得很多。韦应物写的《寄李儋元锡》:「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晏几道填的《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西楼」怎么就成了一个代表相思愁绪的意象呢?
首先,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方向、四季、音乐是互相对应的。「西」于季节为秋,于音调主商。秋者为愁,商调悲伤。所以「西」和主调忧愁的诗词暗合。其次,在古代建筑中,年轻女性多住西边的楼,多发男女之情。再次,西楼之上更易见深夜之月,故而难免对月抒愁。
三相结合,「西楼」渐渐固化成了怀人思乡、言情抒愁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