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阅读原文 演讲紧张?三个方法解决它
来自『得到每日知识新闻』
今天来告诉你三个克服演讲紧张情绪的小技巧。
先说第一个方法,练习十五遍。这里指的练习不是让你演讲稿全篇写下来之后狂背十五遍,而是先准备一个好提纲。你需要讲哪几个要点?哪个先讲哪个后讲?先搭出来整体的结构,再顺着这个大框架往里填入内容。很多演讲者在结构的准备上就有问题,要么不重视提纲,要么压根就没提纲,也有的写完提纲就扔一边儿,或者在演讲准备差不多的时候,才把提纲拿出来对一遍收个尾。这样就大错特错了,提纲一定要好好准备,烂熟于心。因为熟背整篇演讲稿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句与句、段与段的衔接处,你很有可能因为紧张而忘词,但提纲就相当于脑中有个提词器,即便忘词了还可以根据提纲现场发挥。
准备完提纲之后,要演练至少十五遍,那怎么练呢?不管你是读也好,背也好,每准备一遍,都要做一个记号,比如在纸上画一道杠。这个过程会有一种仪式感,如果你不断的暗示自己“十五遍有用”,那等你完成了它,就会建立信心、减少焦虑,还可以帮你减少在演讲里出现“嗯、啊”之类的水词儿和尾音。
第二个方法是,学会转移听众的焦点。其实人们听演讲的时候,更在意的是信息内容,而不是谁在演讲,所以可以将听众的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开。作者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假如你觉得站在舞台中央开始演讲让你很焦虑,那你完全可以换个方式开始你的演讲,比如先站在观众席上、或者站在舞台的幕布后面开场;如果听众不多,也可以给每个人发一张调查问卷,这样他们的注意力会被暂时转移,你会觉得舒服很多。
说完了准备和开场,再来说说第三个方法,在演讲进行中设立暂停机制。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在篮球比赛里,为了布置战术,或者打乱对手节奏、给队员一些喘息和重新掌控比赛的机会,教练就会叫暂停。在演讲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机制,给自己叫个暂停。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几段小视频,哪怕只是一个三五分钟的演讲,插一两个短视频都是没问题的,听众也不会觉得奇怪,反而会觉得演讲更丰富、更立体。在暂停的时间里,你就可以抓紧时间重启一下状态,想想接下来要说什么,就算真的忘词了,也可以再看看提纲。
总结一下这三个缓解演讲紧张情绪的小技巧:第一,列好提纲,牢牢记住,演讲开始前有仪式感地演练15遍。第二,学会转移焦点,比如站在观众席上开始演讲,或者用其他形式吸引走观众的目光和注意力。第三,在演讲过程中设立暂停机制,调整演讲的节奏。以上三个方法,供你参考。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我选择主题是『改进与陌生人沟通』,演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演讲前,往往会出现紧张,进而影响表现。如何解决?
演讲时紧张是难以直接克服的,正确的方法是假装自己不紧张,将紧张隐藏起来,具体的方法有三个。
- 充分准备,牢记提纲并演练15遍
- 开场时"隐身",将观众焦点和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
- 过程中设立暂停机制,调整演讲的节奏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今天下午拆书过级,小伙伴对我有一个评价是紧张了。
事后听了一遍回放,发现问题缺失不少:
- 缺少节奏感,越讲越快
- 语言表达略啰嗦,不精炼
- 对原文方法I的提炼与A2中不一致
紧张是一种结果,而不仅仅是自我的感受。反思发现,一方面是准备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是没有进行节奏控制
A2 以后我怎么应用
在下一次拆书时,按照拆页中的步骤来进行准备:
- 提前练习15遍
- 开场时准备一些图像引导,转移注意
- 过程中设立2-3次暂停,把控下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