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点给耿波哥解惑,分享些自己的心得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哥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思考,也很期待大家是怎么回答的。
5、读家书,听分享感悟✔:2分
1,致良知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子?自己不明白,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一般人能达到那个境界吗?
我也不知道,我个人的话一直是以阳明先生为模板的。先生在中青年遇到那么多的挫折困难都能够化解掉,还能够不失去精进自己和做圣贤的志向,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临终时做到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真的真的特别让人敬佩,特别了不起,我感觉这是我眼中致良知的最高境界。
其实说实在的,我对于阳明心学中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立志而圣则圣矣”也是心里存疑,但是我知道的是人生不该轻易给自己设限,总归是要更好才好,我觉得现下我们已经比那些把后半生全纠缠进柴米油盐世俗琐事里像行尸走肉一样或者成天家长里短的没有精神心灵追求的人好上太多了。而且我能够明确的是,阳明心学修是“道”“德”“善”这些人类文明一直追求的东西,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阳明心学致良知有助于我们修德行和善念善行,总归是好的,是值得一直追随跟从的。
2,现实中真正致良知的老师们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呢,他们是不是能量爆满,无我付出,健康快乐呢?咱接触的少,了解更少,不知道。博仁老师和各位致良知平台上的大咖他们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呢?我印象中是四处交流,广交朋友,付出奉献。
只要是个凡人,就会为俗世里的鸡毛蒜皮一地鸡毛所烦扰,总归会有情绪不正向的时候,我觉得真正致良知的老师们也不例外。但是他们和咱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在面对这些时能够瞬间转念,启动内心良知,去用一种积极正念的心去解决。哥你认知里的只四处交流,广交朋友,付出和奉献我感觉不是那么现实,可能他们会在这上面用的精力多一些,但肯定不是完全逍遥旷达,人人毕竟都有俗世里那一套,都有自己的家庭事业孩子,种种生活琐事。
3,阳明心学反复强调“做到”的重要性,我们有这些线上线下听导读写作业的时间是不是可以有点更实际的行动呢?因为“大道至简”,天天学习,感觉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我这是不是有厌学情绪?
怎么才算更实际呢,用诚于己恩悲敬不抱怨不说谎的态度和行动对待生活算不算实际呢,我觉得可以说是很实际了,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会犯的一种错误,“骑驴找驴”,明明就在那上面,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做什么。
再者,知行合一是需要既有知又有行的。行固然重要,但是知也必不可少,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而做功课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学思结合的过程,只做不知和思会使做比较盲目、不过脑。而经过思想的消化和酝酿的行肯定会比一般的行要高招很多,就像深思熟虑之后去做一件事和不假思索去做一件事,效果肯定不一样。很多时候还是得把心静下来,因为人真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物,学习也是这样,学到的东西不可能立马运用得当,做到的事情也往往、免不了纠结反复,开窍也并非当下就能有的,一定是经过头脑和心神的淬炼消化,不一定哪一会儿突然就能够支持到我们的行动。
4,各位家人,你们真的做到了每天读原文,听导读,日行一善了吗?反正我没有做到。
一天不落下确实是没有,有时候课业确实忙,事物多,就会少做个一两样,比如原文会不读,点评责善会不听。但是对我来说每天写功课是在用自己的毅力去坚持对待的,我觉得这对我就是一种写作能力、觉知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我是受用的。至于我的一善,没有刻意去强迫过自己一定要做到怎样怎样才算数,但是我觉得无形之中我是有做到的,如果把日行一善大而扩之,我们每一个善念,善举,不管是对亲人(比如给父母做饭,恭敬地对待他们,日常小事中的点滴关心等等),陌生人(对其抱有善意,真诚对待,举手之劳等等),甚至对自己(诚于己恩悲敬不抱怨不说谎等等),都是算数的。我觉得这不必纠结。总之我觉得有余力就尽量去做,实在做不全也要有所坚持,坚持一两样你认为对你比较有益且较容易完成的,只是不要应付和怀疑。
5,我是不是处在一个瓶颈期呢?感觉学习有点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怎么激发学习兴趣呢?想不出来。
估计是在一个瓶颈期了,其实我也有一些这种感觉。其实想想看,我们现在到了致知班这个阶段,用俗一点的话来形容,高不成低不就,会有怀疑特别正常。但是我觉得我们得对目前我们良知的发用,我们自己本身,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致良知对我来说既不是完全没用,也不是完全有效,一方面致良知一定是让现在的我与从前相比有了巨大的提升和收获(思想觉悟啊,恒心毅力啊,单单结识到的朋友就是一份无与伦比的宝藏),另一方面我毕竟才学了二百多天,连一整期都没跟完,像博仁老师,从(好像是)2012年就开始学习了,能够坚持这么久,加上不辍的实践和做到,才有了今天的水平,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把心态放平,其实功课虽然每天都有,但是也并不是占用了我们多么多的时间,我感觉是哥你的忧虑担心和思想负担把它给放大了。
6,写这些,是想得到大家的帮助,让家人们给我讲解一下,让自己有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期待家人的回应解答。
哈哈,今天心得都抛下了就给哥挨个儿地答疑解惑来着,答疑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开阔了不少,谢谢哥给我这个把所学扒开揉碎又重新淬炼整合形成新认知的机会!
7,我喜欢真诚,不愿虚伪,有的话可能引起大家反感,说声抱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气质和为人处世的一套以及各自的情绪和私欲,有时候别人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及时给哥一个赞同的反馈,也实属正常(毕竟人与人的觉知力、知识水平、思想境界不同)。
现在小组里还真就还缺少哥这么一个耿直真诚的“魏征”一样的角色,说些什么话不用太在意,我们都明白哥你的古道热肠,送给哥哥我一直追求的六个字:不纠结,不在意。
8,还是私欲太多,不能去除吧?
害,致良知的学习从来都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这个博仁老师说了老多老多次啦,我现在张口就来了都,跟着学呗,坚持住,跟紧正知正念的博仁老师,大气爽朗的明珠姐还有醉心志愿的泓伯大哥等等这些各有千秋的益友别掉队,咱就在不断去除私欲的道路上,正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嘛,私欲真的是无孔不入,只等你松懈,有阳明心学学习着,朋友们互相影响着,一定会越来越能去除,越来越容易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