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蒙古早餐
九点多太阳高悬才离开民宿,在楼下吃了一顿贵贵的蒙古早餐,一壶奶茶、一盘血肠、余下的是油条面饼包子,没有惯常的稀饭青菜,胃里很快起腻。
邻坐的一家三口点的早餐更丰盛,不仅有血肠、锅茶,还有手抓羊肉、牛排、肉饼……难怪儿子虎头虎脑,老婆又白又胖。
二 锡林郭勒博物馆
地方上敢把博物馆建得高大上,一定有其特别之处,比如河南许昌博物馆的许昌人,河北定州博物馆的定州塔,据说锡林郭勒的镇馆之宝是一具干尸,它引起我强烈的好奇心。
将近十一点寻到博物馆,前边是一广场,广场很大,居中的成吉思汗纪念碑高大威武,纪念碑后圆柱体的博物馆很有特色,平坦的顶上从中心拱起一透明的半圆,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从广场看,无数台阶将博物馆高高抬起,显得身价不凡。
但扫兴的很,博物馆已经锁上了大门,里头保安说十一点半关门午休,可是我们到的时间才十一点,保安说关门前半个小时要进行清场,建议我们下午两点半再来。
永不再来!
三 贝子届
下车远远望见前方一大片红墙灰瓦古旧的建筑群,我想当然地说那是夫子庙(孔庙),有孔庙的地方,一定是文气的地方,同行纠正我说是贝子庙。
贝勒?贝子?难道是哪个王爷的庙?攻略没做,进去方知是寺庙,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内没见到红衣的喇嘛,倒见很多燕子绕大殿翻飞,燕子所处必是善地,贝子庙的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正是“崇善寺”。
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历来被称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第一大寺,是锡林郭勒盟佛教文化的一大宝库,享有“北国名刹”声誉。
贝子庙的故事从清朝清雍正年间说起,有一名叫巴拉吉尔隆德布的活佛从遥远的青海历经千辛万苦,一路诵经布道来到锡林河畔,深受当地王爷的崇拜和赏识,王爷给活佛建造了一座小庙,随着听教、出家人的增多,小庙拥挤不堪,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修建规模宏大的庙宇,1786年,乾隆帝赐封巴拉吉尔隆德布为一世活佛,以“阿日旺·章龙·斑智达”为称号,并赐给满、蒙、汉、藏四种文字书字匾额,颁发了度牒,从而成为政教合一的地区中心。
贝子庙建筑群内有一敖包公园,里面的敖包叫"额尔敦敖包"。额尔敦蒙语的意思是"宝","敖包"意为"堆子","额尔敦敖包"整个的意思就是"宝山"或者"宝地",它由十三个敖包组成,中间敖包最大,象征"长生天"。其祭祀历史已有三百多年。
与老夫子敖包"相会",他不苟言笑拱手行礼,腰板直得不肯下弯,我翘起兰花指双手叠按,笑得前仰后合低不下眉,真搞不清俩个反差之距如南北两极的人,怎么凑到一起争争吵吵地过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