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从直道而行,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直心而行”,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
简而言之德是发自内心的或由衷地向别人传送美好的行为。
公元744年,官场失意的李白并没有太过伤心,直接就开始了他访道求仙、畅游
山水的生活和从前一样,成为了一个放荡不羁的侠客,每到一地都会结交新的朋友以及拜访老朋友。
他在洛阳遇到了杜甫,当时的杜甫33岁,也是个无业游民,八年前进士落第后他就一直在游
荡。两人相遇有说不完的话,李白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而杜甫还只是诗坛中的小萌新,但这
并不妨碍两人结交,并约定晚些时候同游梁宋之地。
正是在梁宋之地,李白和杜甫碰面,然后一起又遇到了另-一个无所事事的大诗人高适。当时的
高适41岁和李白年纪相仿,也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之前也曾种地为生,也曾科举落第,也是做官无门。
三兄弟可谓是惺惺相惜,才华横溢却郁郁不得志的他们在命运线的羁绊下,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
谊,他们回忆过去,畅想未来,打猎游玩,求仙问药,每天都有说不尽的话。
可生活还得继续,三人不得不又踏上了征途。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就在这个摇杆的转动下,三个人被转到不同的方向,高适一方与李白一方刀剑相向,杜甫在风尘中摸爬滚打。
最后的结果,不必多说,李白与高适决裂,边塞诗人的领军人物与诗仙的过往成了令人唏嘘的历史。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杜甫与高适,杜甫与李白关系却一直不错,时常有书信往来,加起来足有百首。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是因为李白被捕入狱之后,高适没有给予援手,从此二人形同陌路,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这也只是李白发起的绝交,高适明明可以尝试弥补却并没有这么做。
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件长年累月的事情。高适的祖父是唐高宗朝代的大将高侃。因高侃身前生擒突厥王、灭高句丽立下大功。
高适也深受这种爱国之情的感染,从小立志要成为大官,报效国家,看着李白那种浪子形象,起初无限羡慕,时间久了便觉得如同跳梁小丑。而杜甫则不同,从二人的诗便可以看出。
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诗不避丑拙,他用的是最真诚的语言,表达了最真实的自己与最真实的时代,即便自己快被冻死淋死了,睡不成觉,心里想的却是天下寒士。
即便过了千年,我的内心依然被这种句子深深的震撼,这绝不是做作,这是的的确确对国家,对百姓的深切期盼。
李白的诗,“石勒窥神州,刘聪劫天子。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六合酒霖雨,万物无雕枯。”
虽然能激起人们心中的豪迈,但是却太过于小家子气,在生灵涂炭的战场,万马齐喑的的战斗,甚至显得幼稚,虽然能感受到那其中对国家的热爱,但是在那些地位极高的人眼中也不过呵呵而已,即便是我看了也是五味陈杂。
更别说永王东巡歌之类。
在日本最收推崇的中国诗是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其次是白居易,再其次是寒山,而李白仅仅位于第四。
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杜甫凭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德,一切美好的品质都可以称为德,德是发自内心的,一切德的表现都是最真实的。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想其他诗人专门写一些鲜血满地,白骨累累,这些东西早就已经烂透了,那是人们触碰不到的,而新婚离别,垂老离别,那都是一把把血泪,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是一些看似凄凉的场景达到的所能透彻人心的,更不可能是无知小儿的口吐狂言所能比拟的。
农民流下的汗水远比炎炎烈日来得实在。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却依然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只为了能以单薄之力尽量挽回大唐的一丝生气。。
位卑未敢忘国,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他日日夜夜都辗转反侧,只为能寻觅到一线光明尽早解决战争。
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心中无限豪情涌起,写下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将无伦比的爱国之心透发而出。
或许这也是高适,李白与杜甫的关系不断的原因,高适钦佩杜甫的心怀天下,李白敬佩杜甫的赤诚之心。
所谓德不孤必有邻,杜甫的德的影响已经跨过了时间的阻碍,他的邻友不仅仅是李白,高适,李璃等。
更是跨越时间长河,后人的敬仰,即便肉体依然随风而去,但灵魂的不朽却让他万古长存。
他的爱国,他的血泪,他的不屈,他的胸怀,他的大爱,都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而他的德,感动着一个又一个人,只要他的德不消失,他的邻将永远不会离开。
这就是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