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个讲座,老师讲的一个点印象颇深。
与孩子相拥讲故事这种“快乐的供给”不能停。
孩子长大后,大多数的时间把她交给了喜马拉雅,自己给她讲故事的时光越来越压缩,甚至变得可有可无。
家里那么多的绘本都活在柜子里,其实,小咪的自主阅读还是弱的,这种突然间的间断,是非常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而我还在沾沾自喜,孩子可以自娱自乐呢。
“讲绘本”这种亲密的链接,再没有时间也不能间断。每天可以花大把大把的时间练琴,户外运动,却没办法讲三本故事,好像有点儿本末倒置。
虽然每天和孩子黏在一起,却有一点点隐隐的缺失。现在一回想,应该就是缺乏“共同阅读”这个深刻的链接。
小孩其实是很期盼这个亲密时刻,所以她很抵制我用luca给她讲故事。
机器的效用固然很好,人的精力永远无法比拟机器。但机器也永远无法达到人的“温度”。
讲这么多,就是做个反省,再忙也不能忽略讲绘本这个动作。就像老师说的,哪怕每天讲个三本,不仅仅为了养成阅读习惯,更为了那个源源不断的快乐供给。